社交媒体的属性篇1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摘要:从用户的角度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在这个框架下,重新探讨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3方面的任务:用户感知的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关键词: 社会多媒体计算;以用户为中心;多媒体内容分析;用户建模;用户关系分析
Abstract: A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framework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We look at three example works in order to propose three fundamental tasks in user-centric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understanding user-aware social multimedia content, modeling online activity of users, and analyz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Key words: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user-centric analysis; multimedia content analysis; user modeling; social relationship analysis
近10年的网络发展见证了社会媒体(Social Media)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据统计,每分钟有超过100 h的视频被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每个月观看的视频数量超过了60亿小时。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广义的社会媒体涵盖了时下几乎所有流行的Web2.0网站和服务,其包括社交网站、图片分享、视频分享、签到网站、微博、博客、实时通讯、社交游戏、虚拟世界、RSS订阅等。
社会媒体具有典型的多媒体特性,大多社会媒体服务都与多媒体数据进行深度交互,如图像分享(Flickr、Picasa提供)、视频共享(YouTube、Vimeo、优酷提供)、音频音乐共享(last.fm、ccMixter、FreeSound提供)。此外,一些新兴的社会媒体应用还包括虚拟世界(Second Life提供)、网络游戏(World of Warcraft、WarHammer Online提供)等新模态数据。多媒体数据已经成为社会媒体最主要的分享和交互媒介。GlobalWebIndex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最活跃的15家社会媒体网站中,有4家专注于多媒体内容分享,其他则为以多媒体内容为重要交互媒介的社交网络服务(SNS)和微博类网站。社会媒体呈现出明显的多媒体化趋势。如短文本服务Twitter增加了对图片和视频分享的支持,并在近日全力推出了短视频分享服务Vine;其在Andorid平台上线仅仅一周便排名免费应用(APP)榜第4位,上线一个月后外链分享数量就超过Instagram。而腾讯推出的语音聊天工具微信,两年内用户突破3亿,已经超越中国第一聊天工具QQ,并有取代短信的趋势。
Mor Naaman[1]第一次将社会多媒体定义为“支持个体参与、社区形成和社会交互的在线多媒体资源”。从这一定义看出,社会多媒体可简单理解为社会媒体和多媒体的综合体。社会多媒体由3个基本元素构成:多媒体内容、网络用户和社会交互。社会多媒体计算是社会学与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后产生的跨学科研究[2],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和利用社会交互,将多媒体内容与网络用户连接,以应用于信息服务、网络通信、多媒体娱乐、医疗健康、安全监控等。对应于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社会多媒体计算包含3个主要任务: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网络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分析。
在社会多媒体的3要素中,网络用户尤为重要。与一般的网络多媒体不同,社会多媒体包含了重要的用户参与,更注重用户间的交互,用户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的主动贡献者。网络用户是社会媒体中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一定程度上,是用户的积极参与和社会交互-用户贡献内容(UGC)促成了社会媒体的发展和社会多媒体内容的繁荣。将网络用户理解为数据感知器,社会多媒体实际是由用户所见、所听、所说、所想组成的。据EMC公司统计,平均每个人贡献的社会媒体数据已经接近45 GB,而这其中主要是多媒体数据。将个体贡献的社会多媒体数据进行整合,可以挖掘出极具价值的群体智能。如经典的ESP游戏将用户协作完成任务时的知识应用于图像标注和图像分割;最近被Google收购的导航应用通过收集并分析用户提交的出行时间和路线状况生成实时路况信息。UGC不仅是社会多媒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还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杂志类社交应用Flipboard将网络用户在各社交网站上贡献的信息根据个体喜好加以定制,并以电子杂志形式输出。其获得了2013年全球移动通信大会最佳整体移动应用程序奖。据AccuStream统计,互联网视频浏览总量中有77.9%聚焦于用户上传视频,专业视频所拥有的浏览量只占22.1%;这一比例在最大的视频分享和浏览网站YouTube上更是达到了悬殊的94%比6%。在教育领域,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MOOC)在2011—2013年经历了10倍的增长,作为远程教育的新形式,为大学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人们在信息获取时对UGC的偏好甚至还体现在医疗领域,一项来自ORCInternatinal的统计显示,有67%的受调查者曾在网上搜索UGC评论,借此了解和比较所使用的药品。
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贡献者,又是信息的服务对象。社会多媒体有显著的消费化趋势。iUserTracker显示,2013年1月份中国网络用户使用量前4位的网络服务分别是搜索、视频浏览、社交网络和新闻。可以看出,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网络服务应用,内容涵盖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然而,社会媒体的发展为基于社会多媒体的信息服务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时还有挑战。在信息爆炸面前,网络用户很容易迷失在丰富繁多的社会媒体内容里。传统的一对多式的信息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应用开始探索个性化的一对一式服务。例如,Google搜索利用用户在Google+中的+1行为对搜索结果进行个性化重排序,豆瓣电台分析用户的收听历史和喜好定制专属电台等。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是准确、及时的用户建模,即通过分析用户行为,理解用户意图和喜好,从而将最相关的内容推送给最需要的用户。
综上所述可知,在社会多媒体背景下,用户既是基本的数据采集单元,又是最终的信息服务对象。本文从用户的角度重新解读社会多媒体计算,结合我们最近的研究工作,提出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一般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任务,在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下本文重新解读为: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
1 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
内容理解
网络用户积极参与到社会多媒体内容的创建、共享、浏览、标注、评论等交互活动中。用户与多媒体内容的交互体现了用户对内容的理解,比如用户对图像的标注反映了图像的语义[3],用户浏览视频过程中的暂停等行为提供了视频的结构信息[4]等。分析这些用户-内容交互为解决多媒体内容理解中的语义鸿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我们以基于用户标注的图像标注增强为例介绍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
多媒体搜索大致经历了基于多媒体内容、基于周围文本信息、和基于标注信息3个阶段。相比基于内容对视觉特征的依赖、基于周围文本对噪声的敏感,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搜索被认为是最接近语义搜索的。然而,大规模的原始用户标注存在着不准确、不完整和主观模糊等问题,限制了基于标注的多媒体检索的实际效果[5]。
现有的针对社会标注的分析工作大致可分为自动标注、标注增强、标注到区域等,旨在对原始标注进行处理,去除噪音、补充缺失标注、得到区域层语义等,使其更好地为多媒体内容理解和多媒体检索等任务服务。这些工作解决思路的核心都是利用和分析多媒体文档与标注之间的二元关系。实际上,多媒体分享网站中有3类基本元素:多媒体文档、标注和用户。图1以图像分享网站Flickr为例,展示了图片分享网站的典型生态结构,其中用户作为标注行为的发起者,与图像和标注产生多种交互行为,挖掘用户信息将有助于理解原始标注数据,从而提高社会标注分析的效果。
我们提出将用户信息引入社会标注分析[6],利用三阶张量对用户、图像和标注3种因子同时建模,并提出基于排序的多关联因子分析模型(RMTF)用于提取改善的因子表示。其中,为了充分利用标注数据,有效减少用户原始标注不完整和噪声的影响,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排序的张量重构优化框架,同时利用标注的上下文关系和语义关系来构造训练正样本集和负样本集。另外,为了解决原始标注张量严重稀疏的问题,用户、图片、标注之间的二元相似性被作为平滑约束项加入到优化方程中。张量重构得到图像、标注和用户3个因子矩阵,分别定义了对应实体的隐含子空间。通过对因子矩阵进行空间转换,可以分别得到改善的二元和三元关系,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实际上,所提出的RMTF模型将3种实体有机结合在一个框架下,考虑不同实体之间的异质或同质关系,可以应用到如个性化图片检索(用户-图片)、用户建模(用户-标注)、好友推荐(用户-用户)等问题中。另外,社会媒体网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元数据,如描述、评论、评分等,沿着这一工作,另一个有意义的拓展方向是将各种元数据统一到一个新的框架中,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媒体不同实体的交互,更好地服务于协同搜索和推荐问题。
2 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
社会媒体上能直接得到的用户信息非常有限,其准确性和丰富程度不足以用来分析用户兴趣并进行信息服务。一方面,大多数用户没有耐心在注册时将个人信息主动提供给在线服务,这导致了用户注册信息的稀疏性和噪声;另一方面,目前的社会媒体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用户不愿将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基于Google+上最活跃的20万用户统计发现,只有22.5%的用户提供了个人婚姻状况,而提供年龄信息的用户比例则只有12.4%。然而,优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准确完整的用户信息。用户丰富的在线活动,如搜索记录、博客、推文、签到记录、评论等,反映了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和兴趣偏向。因而,解决用户信息稀疏和噪声问题的主要思路是基于用户的网络行为进行用户建模[7],下面我们介绍如何通过分析Google+用户的网络行为来推断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
用户的基本属性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等,它们之间不是独立的。图2显示了基于1亿Google+用户统计的用户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从图2(1)可以看出,年龄小于24岁的用户中多数为单身,且有更大比例为学生;从图2(2)可以看出,男性用户的职业多集中在工程师以及IT行业等,而女性用户则有较大比例从事老师、护士等职业。由此可见,用户的属性之间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因而,本工作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联性质来进行用户属性的协同推断。
我们考虑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兴趣、情感倾向等7种基本用户属性,并根据Google+用户的实际属性分布为每种属性定义了若干类别,如性别包括男性和女性两个类别,年龄包括青年(小于30岁)和中老年(大于30岁)两个区间等。我们提出的基于关联属性推断的用户建模框架如图3所示。首先基于用户在线行为内容提取多模态的用户特征,包括3种视觉特征:用户上传图片中检测到的人脸、Profile图像、创建Post中的图像,以及3种文本特征:一元文本特征、语法文本特征、主题语义特征。模型部分包括3步: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学习为每一种特征训练独立的SVM分类器,然后通过堆SVM[8]将单个SVM分类器的输出进行融合。为了利用用户属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关联隐SVM模型(RLSVM)[9]进行最终的属性推断和关联属性挖掘。基本思路是:当推断一种用户属性(主属性)时,将其他用户属性(辅助属性)作为模型的隐变量,不同的势能函数反映了用户特征向量、主属性和辅助属性两两共生的概率。模型优化的目标是使各种势能函数在观测到的用户数据集上最小(即概率最大)。模型求解采用最大化间隔框架,转化为二次规划问题,模型参数采用割平面方法获得,进而通过标签的信念传播得到各隐变量的数值。
我们提出的关联隐SVM模型在得到用户属性推断结果的同时,获得了用户各类属性之间的关联强度。通过结合用户属性和属性关联强度,我们设计了基于结构化属性的用户搜索应用,例如可以查找属性同时为“年龄:年轻”、“职业:IT”、“情感倾向:积极”的用户。
3 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
分析
社会媒体中的用户彼此连接构成社会网络,社会关系加速了多媒体信息在社会媒体网络的交换和传播。截至2012年10月,Facebook上单个用户的平均好友数已经达到190位,而根据Dunbar’ number统计,平均每个人在真实世界中的好友上限为150。这显示了用户社会关系在社会媒体网站中的重要作用,用户关系分析对于社会多媒体分析和应用至关重要。
社会网络中的用户关系包括双向的链接如LinkedIn中的“Connect”、Facebook中的“Add Friend”,以及单向的链接如Twitter中的“Follow”、Flickr中的“Contact”和Youtube中的“Subscribe”。这些社会链接影响着用户的行为和社会网络的动态发展。比如,LinkedIn上的同事会影响一个人在工作上的选择,Facebook上的好友则会影响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喜好。分析和理解这些社会链接可以促生很多重要的应用,如病毒式营销、协同信息检索和推荐[10]。下面我们将以图片分享网站Flickr中的单向社会链接,即影响力关系为例,介绍用户关系分析在社会媒体应用中的作用[11]。
社会影响力分析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如研究影响力是否存在、最大化影响力传播、以及影响用户演化等。基于社会影响力进行信息检索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分析对搜索者有影响的其他用户的偏好,可以预测搜索者的偏好。影响用户和搜索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有两个本质特点:
(1)影响力是连续的
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离散二值化的影响关系(即影响与否)不足以描述社会关系的强度。近年,已有工作对连续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12]。
(2)影响关系是主题敏感的
给定一个单向的影响关系网络,真正的影响用户随任务变化而变化。我们用图4中的示例来解释这一点,Bob在Flickr上的联系人(Contact)网络包括3个影响用户:Tom、Emily和Jason。每个影响用户的右边显示了他们在Travel、Fashion和Technology 3个主题上的特长。假设Bob在为他的蜜月旅行搜索“Tahiti”的照片,很显然Tom的偏好会对他影响最大;而当Bob搜索“D&G Fashion Show”的图片时,他应该更多地借鉴Emily的意见。这说明在某些主题上,有些影响用户更为值得信任,即影响力是主题敏感的。目前很少有相关工作对主题敏感的影响力关系进行建模,尤其在社会多媒体领域。
在Flickr中,用户可以添加其他用户为联系人,即潜在的影响用户。除了用户之间显性的单向影响关系链接,还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用户上传的图片和添加的标注信息。图片分享网站上的多模态信息为主题敏感的影响用户挖掘问题同时带来了机会和挑战。我们将多模态的主题敏感影响关系挖掘问题定义如下:输入用户的联系人网络、标注集合和上传图片集合。通过本文提出的一种多模态概率生成式模型,将图片内容和标注的生成过程反推来进行推断。以用户为节点,用户-影响用户的社会链接为边,模型的输出包括主题空间、节点的主题分布、以及主题敏感的边强度。边的强度对应了主题敏感的影响力数值,而节点的主题分布表示了对应用户的特长。通过挖掘联系人网络中的主题敏感影响用户,可以将其应用到个性化检索问题中。借鉴基于风险最小化的信息检索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种个性化检索的通用框架。新提出的框架可以在建模时结合影响用户的偏好和标注的置信度信息。主题敏感的影响关系和用户特长可以直接融合进对查询词和图像文档语言模型(LM)的拓展中。
4 结束语
用户既是基本的社会媒体数据采集单元,又是社会媒体信息服务的最终对象。对应社会多媒体计算的3个基本任务,我们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会多媒体计算框架,并结合具体研究工作介绍了用户感知的社会多媒体内容理解、基于网络行为的用户建模和社会媒体网络用户关系分析3方面的任务。
未来社会多媒体计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结合网络空间信息的综合性和便捷性和物理空间的本地性设计应用。用户在这一过程中担任着连接二元空间的重要作用。如图5所示,用户相关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即社会空间;社会空间连接网络和物理空间。网络-社会-物理空间数据通过事件进行组织,用户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基本研究线索,事件则是网络-社会-物理计算的主要研究对象。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社会-物理计算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以基于用户的二元空间事件跟踪为例,物理和网络空间数据通过用户连接,定义事件空间中的一个点;用户彼此交互构成社会网络,将不同时空的社会网络定义的事件团进行关联,构成在二元空间进行的事件全貌。
参考文献
[1] NAAMAN M. Social multimedia: highlighting opportunities for search and mining of multimedia data in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s [J].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12,56(1): 9-34. doi: 10.1007/s11042-010-0538-7.
[2] TIAN Y H, SRIVASTAVA J, HUANG T J, et al. Contractor: Social Multimedia Computing [J]. IEEE Computer, 2010,43(8): 27-36. doi: 10.1109/MC.2010.188.
[3] ZHA Z J, YANG L J, MEI T, et al. Visual Query Sugges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25-24. doi: 10.1145/1631272.1631278.
[4] YAMAMOTO D, MASUDA T, OHIRA S, et al. Video Scene Annotation Based on Web Social Activities [J]. IEEE MultiMedia, 2008,15(3): 22-32. doi: 10.1109/MMUL.2008.67.
[5] LIU D, HUA X S, YANG L J, et al. Tag ranking [C]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351-360. doi: 10.1145/1526709.1526757.
[6] SANG J T, XU C S, LIU J. User-Aware Image Tag Refinement via Ternary Semantic Analysis [J].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2012,14(3): 883-895. doi: 10.1109/TMM.2012.2188782.
[7] BI B, SHOKOUHI M, KOSINSKI M, et al. Inferring the demographics of search users: social data meets search queries [C]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13, Republic and Canton of Geneva, Switzerland, 2013: 131-140.
[8] WOLPERT D H. Stacked generalization [J]. Neural Networks, 1992,5(2):241-259.
[9] WANG Y, MORI G. A discriminative latent model of object classes and attributes [C] //Proceedings of the ECCV, September 5-11, 2010, Heraklion, Crete, Greece, 2010:155-168. doi: 10.1007/978-3-642-15555-0_12.
[10] KONSTAS I, STATHOPOULOS V, JOSE J M. On social networks and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 [C]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international ACM SIGIR conference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2009, New York, NY, USA:ACM, 2009:195-202. doi: 10.1145/1571941.1571977.
[11] SANG J T, XU C S. Right buddy makes the difference: an early exploration of social relation analysis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C]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2012, New York, NY, USA:ACM, 2012: 19-28. doi: 10.1145/2393347.2393358.
[12] XIANG R J, NEVILLE J, ROGATI M. Modeling relationship strength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 [C]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010, New York, NY, USA:ACM, 2010:981-990. doi: 10.1145/1772690.1772790.
作者简介
桑基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多媒体计算、网络数据挖掘等;已30余篇。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2
关键词:国际传播;媒介进化论;图像社交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66-07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国际传播不仅是一个国家对外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和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①相较于中国快速提升的政治经济地位,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实力却一直较为羸弱,其国际传播声音仍相对弱小,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②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媒实力仍然较为薄弱,“西强中弱”的媒体格局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传播活动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因“宣传味过重”“传者本位”“原创力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而长期广受诟病。用业内人士的话讲,就是中国的国际传播是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说别人不感兴趣的事。③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是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中,社交媒体的表现尤为显著,已成为国际传播的新兴阵地。皮尤研究中心在2012年的研究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30岁以下成年人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资讯。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约有25%)开始使用这种方式来接收新闻。④基于庞大的用户数量与受众获取新闻习性的变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发送突发新闻信息和及时性事件的有效平台,成为媒体机构内容和吸引受众的不可或缺的工具。⑤鉴于社交媒体在国际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日增,不少国内学者已将其视为提升媒体国际传播力的一项有力武器⑥,认为社交媒体可以激发“草根”阶层的新闻生产活动,也可成为加强中国对外媒体与国外社群和民众之间互动的有效途径⑦,以此提升中国对外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⑧,进而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近几年来,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下,视觉化信息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以图像信息为基础传播信息模式的新型社交形式――图像社交媒体应运而生。当前,已经有多款图像社交媒体和app(手机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如Instagram(照片墙)、Tumblr(汤博乐)、Snapchat(色拉布)等。这些社交媒体富含视觉图像元素,如GIF动态图片、人物自拍以及表情符号,反映了在网络传播中长期存在的一个内容主题:我们总是在寻找一种方式,能让自己以视觉化形式出现在在线空间当中。⑨但国内目前对图像社交媒体的传播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均显不足。现有研究所选择的社交媒体多为知名度较高的Facebook(脸书)和Twitter(推特),对于图像社交媒体这样新兴的媒体形式缺乏足够的关注,就图像社交媒体所开展的研究也没有关注其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因此,笔者选择以图像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中国主流媒体在信息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二、媒介进化视角下的图像社交媒体
在大多数的图像社交平台中,图像是最为主要的信息,文字则作为图像的一种解释工具出现。这种“以图代文”的视觉化传播导向既是图像社交传播平台的信息传播特点,也是其在进行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时的媒介渠道的先进性所在。而这种先进性在媒介进化论视角下更得以彰显。
由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提出的“媒介进化”这一视角,主要关注整个媒介系统中各种媒介孕育、产生、发展、融合、消亡的动态序列结构历程,以及不同媒介间竞争、互动、共生等关联结构状态。⑩在此框架下,莱文森将媒介技术的演化视为“由人指引的”理性的自然选择下的动态过程。B11在人性自主选择的影响之下,媒介的发展进化逐渐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趋势,即代表媒介发展的先进方向的新媒介必然比旧媒介更能够满足和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就图像社交媒体而言,可利用媒介进化论的视角,来分析其在国际传播中所具有的先进性和优势。
1.符合人类图像阅读的本能性倾向
莱文森曾指出:“演化过程中的媒介选择,越来越支持‘前技术’的人类传播模式。”B12所谓前技术时代的人类传播方式,是在不借助任何外在传播媒介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最为直接的信息接收与传播方式(如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以及对于色彩、声音的自然感知。而语言和文字,则是对前技术所进行的延伸。由于这种前技术时代的传播方式需要以人的生理特性为基础,因此,莱文森认为,媒介的进化方向必须适应人类最基本的生理感官功能,否则就会被淘汰。在前技术环境当中,人类需要依靠自身的视觉感官形成对自然界的认知,而图像则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模仿和自身的想象所创造出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说,人类具有一种阅读图像的本能性偏向。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制作图像,并将其运用于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早期人类留下的壁画和图形这样的视觉符号。而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摄影、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像越来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最常接触的信息形式。有研究显示,当今社会中有85%的信息以视觉方式进行传播,图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13
传统以文字为驱动的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以及微博,都是以文字构成平台内基本的传播信息。而在图像社交媒体中,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图像的解读,而非对文字的理解,即为“图像第一,文字第二”的信息读取方式,从而创造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导向”文化。因此,很多图像社交媒体在平台基础设置上都强烈地突出了读图视觉化导向。如知名图像社交媒体Instagram和Tumblr,它们在个体的账户界面主页上出现的文字信息很少,且集中于对账户的基本情况介绍。而在信息的呈现上,每个账户所的全部信息在主页中都是以图片(或视频缩略图)的形式出现,不存在任何的文字解释或标题。在展现某一条信息时,Instagram和Tumblr都以突出图片的方式,让其占据设备屏幕中的最主要位置;并将文字放置在图像的下方,用户阅读信息的顺序是先浏览图片后阅读文字,以此凸显图片的视觉主体地位。图像社交平台所突出的这种图像阅读导向顺应了前文所提出的人视觉化阅读本能。以图片作为基本信息来进行传播,更接近人类在前技术环境中的传播行为。
2.高现实复制度与广空间延伸性
在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中,媒介所具有的复制与延伸功能,是其符合人性化需求的重要因素。莱文森认为:“人性化趋势媒介的进化趋势是再现真实世界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这样的再现又试图维持原始媒介在时空方面完成的延伸。”B14这里的复制,指的是媒介信息对于现实世界的还原能力;而延伸,则对应于媒介信息传播的跨时空能力。也就是说,媒介进化以提升信息传播的“保真度”和“自由度”为方向。B15相较于文字,摄影图片对于真实世界的还原度和保真度更高。莱文森就曾经高度评价摄影技术对于现实世界的还原力度,他指出:“用摄影术传达外部世界方方面面的完美观念,很接近外部现实的情况。”B16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使用图片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合理使用新闻摄影图片,可以让报道对新闻事实的还原程度得到强化,从而增强国际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提升传播的效果。当今新闻受众对新闻的阅读需求,已经和一种“要么有图片,要么什么都没发生”的规范一起,发生了一种“图像化转变”。B17新闻受众开始希望能够从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视角来了解甚至体验新闻。
图像社交媒体所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直接取自真实世界的摄影照片和视频,在复制现实世界的“保真度”上,比文字媒体更加符合人性化发展趋势。在延伸性方面,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技术可以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实现即时性的交流互动,从而极大地扩展信息传播的空间延伸性。总之,与传统媒体相比,图像社交媒体拥有社交媒体所共有的信息传播延伸性优势;与非图像化的社交媒体相比,它还具有较高的现实性还原优势。
3.满足人类交流的便捷性
能够实现使用者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是媒介进化中满足人性化需求的重要发展方向。具体到图像社交媒体,可分别从移动化、交互性和跨语言性三个方面来促成人类的便捷化交流。
(1)移动化。依照莱文森的观点,与他人交流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有了说话的能力,再加上和远方人说话的自然而然的欲望――无论他们和我们在何方都有想说话的欲望――我们就必然走到手机这一步。B18而行走移动又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天性,这就造成了人类必然渴望获得一种能够一边行走一边与人交谈的媒介。沿着走路和说话这对子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媒介人性化的重要内涵。B19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莱文森将手机视为能够同时满足人类交流与行走需求的理想媒介。他指出,能够让人们与不在身边的人进行交谈,是手机所具有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特征,也是其能够满足人类人性化需求的关键所在。因此,传播媒介的移动化趋势已成为媒介进化满足人性化需求的发展方向。
(2)交互性。与其他媒介相比,图像社交媒体的平台设置更加贴近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与使用心理。用户在通过图像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阅读时,只需通过简单的手指滑动,即可实现对上一条或下一条信息的浏览,无须多余的操作。而在分享时,图像社交媒体也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分享信息所需的操作步骤,全部的分享行为可在手机中通过简单地点击发送而完成。在与他者交流的互动性方面,正如手机让人们可以与远方的他者进行即时通话,通过使用图像社交媒体,大幅压缩了原先存在于图像信息生产与社会互动交往之间的时间差,让人们可以一边进行拍照,一边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就所拍摄的内容进行互动。这种将具体的信息生产行为与社会互动结合的特性,体现出了图像社交媒体立足移动网络所带来的媒介互动性。
(3)跨语言性。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一直是不同语言背景个体之间传播交流的巨大阻碍,也是影响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图像社交媒体中,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误读风险可被较大程度降低。与文字相比,图像本身作为一种信息或对文字信息的诠释,因其直观、鲜明、生动,更能被受众认知与把握。B20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中使用图像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因文化和语言问题出现的误读风险。正所谓“一帧图像胜过一千个词语”,图像作用于人的最直接的视觉感官,是一种直观化、浅层化和感性化的阅读方式,因而能够超越文化、跨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B21,成为“全人类通用的符号”、一种具有优势性的可以促进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信息表达形式。
三、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媒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已有不少中国主流媒体开始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中开设账号,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媒体仍处于整个社交媒体传播网络中的边缘位置,在社会资本的整体拥有量上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B22因此,了解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现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平台中的国际传播力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采用中美对比的视角,选择以当前在全球范围最为流行的图像社交媒体Instagram为观察平台,并在媒介进化理论框架下,从媒体内容生产的一般要求、社交媒体属性体现、图像社交媒体所特有的视觉表达属性三个层面入手,对比中美媒体账户在信息上存在的差异,以此探究我国在图像社交媒体开展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Instagram中全部中国媒体账户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笔者选择以CCTV-NEWS和People′s Daily这两个表现较为出众、已在平台上吸引了一定规模关注人数的账户作为中国媒体的样本来源B23,并以CNN和NYTIMES作为美国媒体样本来源作为对照。在具体内容的样本选择上,以周为抽样单位,对这4个媒体账户在2016年6月和7月所信息内容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获得2个周的样本,总计样本信息330条。B24经过内容分析后B25,发现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平台中存在如下问题。
1.媒体内容生产的一般要求层面
(1)信息缺乏权威性、时效性。权威信源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是提升媒体社交账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标明信源可以提升账户自身信息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但是,这一点却被Instagram中的中国媒体账户所忽视,致使中国媒体账户所信息在权威性上落后于美国媒体。在CCTV-NEWS所的信息中,仅有30%(9条)明确指出了信息来源;而People′s Daily账户仅有7%(12条)的信息标注了信源。反观CNN和NYTIMES,其的大部分信息都有具体的来源出处,占比分别为95%(52条)和100%(79条)。在社交媒体中,账户信息时效性强弱,会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可信程度,进而影响受众对于该媒体账户的权威性感知。独立样本t检验(t=2.71,df=116.847,p
(2)新闻类信息不足。就Instagram中的媒体账户来说,所的信息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事件新闻类信息(内容为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另一类为趣味性信息(反映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动植物影像等不具有新闻性的内容)。对比显示,中美媒体账户在信息的类型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χ2=36.28,df=3,p
2.社交媒体属性用
(1)媒体账户之间的互联程度较低。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在从属于同一媒体机构的不同账户之间展开信息的联动,可以让单一媒体账户中的部分用户将关注点转向其他账户。这种关注的转移不但可以使用户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也可以同时提升一家媒体机构下属的所有账户的受关注程度。就Instagram平台而言,卡方检验(χ2=58.972,df=3,p
(2)用户反馈程度方面中美差距明显。用户对社交媒体信息的反馈,反映了媒体为用户提供能动性、接近主体性人的潜在可能,是评价媒体传播效果的标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媒体所具有的传媒影响力的重要参考。在Instagram上,这种反馈主要体现于用户的点赞和评论。数据显示,美国媒体账户信息所获得的平均点赞数(12331.91次)和评论数(155.56次),均显著高于中国媒体账户(1781.53次;5.46次),中美之间差距较大。另外,用户对信息的反馈力度与信息形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从信息收获的点赞情况来看,中国媒体所的图片信息获得的平均点赞数(1589.56次),显著低于视频信息所获得的平均点赞数(9114.80次)。这种差异同样存在于美国媒体账户中。也就是说,中美媒体的Instagram账户所的视频信息会比图片信息获得更多的用户反馈。
3.视觉表达层面
(1)人性化视觉主体展示频率较低。在利用图像进行信息传播时,对视觉主体形象的选择至关重要。这种视觉主体形象关系着传播者想要表达的传播主题,也是信息受众在对图像进行解读和解码时的主要意义来源。在考察中美媒体所的信息中,中国媒体所使用的视觉主体前三位分别是动植物、自然环境和普通民众。美国媒体对视觉主体的选择与此恰恰相反,普通民众、名人与艺术表演者、政治人物成为美国媒体的主要视觉主体内容。不同主体形象的使用,背后所蕴含的具体的内涵和意义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性。中国媒体将Instagram作为一个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选择了中国一些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形象作为典型形象,吸引更多的海外用户关注。在国民形象的选择上,则采用了普通的民众代替政治首脑作为主要的国民形象来源,是出于降低信息中的政治含义的考量,增加展示人物形象的“平民化”特性,以避免原有中国媒体国际传播中出现的“宣传味”过重问题。美国媒体则显示出了其对于政治生活的热切关注以及对本国发达文化体育产业的自信心。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美国媒体使用人性化视角,来突出一些突发事件对于民众生活的影响。
(2)视觉主体的色彩运用忽视跨文化性。在Instagram中,中美媒体在信息的色彩运用上也透显出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意义内涵和审美诉求。这是文化差异性在审美表达中的重要体现B26,而不同色彩的运用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而言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因此,针对异质文化使用具有特定含义的色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文化语境下的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认识,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致效性。从具体实践来看,CCTV-NEWS和People′s Daily账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主体颜色为暖色调的黄色及其近似色。对比之下,CNN和NYTIMES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主体色彩则为冷色调的蓝色及其近似色。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黄色代表着高贵感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欢乐和愉快的意义,是一种具有正面积极倾向的色彩。B27但在一些西方文化中,黄色却带有一定负面意义。如在德国和俄罗斯的文化中,黄色则代表嫉妒。B28再如,蓝色在美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代表国家共同体的颜色。但在一些东亚地区,蓝色则会被冠以冷酷和邪恶的内涵。B29中美Instagram账户在颜色使用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色彩蕴含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文化内涵。中国媒体较多使用以黄色或同色系颜色作为信息内容主体色彩,更多的是基于中国文化语境,由黄色所代表的一种权威性意义内涵,也符合其媒体自身的官方色彩。但这种色彩的运用策略,可能会在一些西方国家令用户感到不适,并影响信息传播效果。
四、利用图像社交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的策略
通过前文Instagram平台中美账户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媒体在媒体内容生产一般要求的实现、社交媒体属性体现以及图像社交媒体视觉表达三个层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美国媒体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传播力明显弱于美方。总之,中国媒体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图像社交平台所具有的先进性来进行国际传播活动。原因在于中国对外媒体未能足够重视新兴的图像社交媒体,也没有充分了解图像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所具有的媒介先进性。因此,要改变图像社交媒体中“西强我弱”的传播现实,并利用图像社交媒体来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必须提高对以Instagram为代表的图像社交平台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外媒体的入驻力度,增加单一媒体集团开设账户的数量。除此之外,在账户的日常运营上,还应该注意账户信息的频率,将其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线上,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状况,使已经获得的关注人数大量流失。从媒介进化的视角来看,中国媒体在利用图像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满足媒体内容生产的专业性一般要求
(1)提升信息的权威性。如前文所述,中国媒体账户所的信息在权威性上存在明显不足,无论是在对权威信源的利用上,还是在信息的时效性上,都落后于美国媒体账户。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媒体需要注意在日常的信息中清楚标注信息来源,在自身采稿基础上,多采纳一些来自国内外较知名媒体所的信息,以使用权威信源的方式提升信息的可信度。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强化信息的时效性,尽量缩小信息内容发生日期与信息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增强受众的权威性感知程度。
(2)增加视频信息。Instagram媒体账户所的视频信息比图片信息更容易获得用户的点赞与评论。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在图像社交媒体中,在平台条件许可的前提之下,信息者应注重增加视频类信息的l布力度,以适应用户在信息接收时的阅读习惯。增加视频信息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中国媒体的信息获得更高的用户反馈,从而增加中国媒体的信息对图像社交平台用户的吸引力。
(3)提升新闻类信息频率。作为对外新闻传播在社交媒体中的窗口,新闻类信息仍然是中国媒体所肩负的首要职责。通过对Instagram中的中美媒体账户对比发现,中国媒体在新闻信息的频率上显得有些落后,过于重视趣味性信息。因此,对中国媒体而言,需要在新闻类信息与趣味性信息的频率间重新进行平衡,增加新闻信息的数量。在新闻信息的题材上,可以仿照美国媒体,加大时政类新闻的频率。
2.充分发挥社交媒体优势属性,增强账号与平台间的联动交流
媒体账户之间的互动性缺失,是中美媒体账户在Instagram中存在的明显差异之一。为了改变中国媒体在平台中所呈现出的“单打独斗”格局,需要增加账户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这种联系互动不仅包含同一媒体的不同账户,在不同的中国媒体间也可以进行。通过账户之间的联动交流,将单一媒体账户中的已有受众吸引到另一媒体账户当中,以一种“互帮互助”“以老带新”的方式,提升中国媒体在社交媒体中的整体用户关注人数。
除了强化同一平台内部账号之间的互联互动之外,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之间,也可通过主页设置和账户链接的方式来实现相互间的串联。这种平台间的串联并不局限于不同图像社交媒体内部,在图像社交和传统文字社交平台之间,也可建立一种互联互通的密切联系。这种平台间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他社交平台中的用户快速吸引到某一新兴图像社交媒体当中,从而快速扩大媒体账户受众规模,提升图像社交账户的传播力。
3.善用图像社交媒体的视觉表达性和文化差异性
图像社交媒体的视觉化特性,会放大视觉主体在信息内容中的呈现力度。因此,中国媒体在信息时,要注重对视觉主体的选择以及对不同主体色彩在其他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内涵差别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在视觉主体的选择上,可以参考其他西方媒体的做法,多将镜头对准新闻事件中的普通民众,适当增加普通民众作为视觉主体的信息频率,降低国际受众对于中国媒体“宣传味”过重的负面认知。在对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视觉主体选择上,同样也要参照国际受众的喜好,从受众角度出发,多使用一些广受他国民众欢迎和认可的中国符号作为视觉形象主体。
而在主体颜色的运用上,中国媒体在日常的信息活动当中应该改变固有的色彩认知,适当了解各种颜色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代表含义,并尊重国际受众对于某些色彩的负面认知传统。在信息时,多选择一些在大多数文化语境中都蕴含积极正面含义或不具有特定指向意义的颜色作为视觉主体中最醒目的颜色,降低负面指向性色彩出现频率,适应不同文化语境中用户的色彩认知。
五、总结与讨论
提升国际传播力,从技术操作层面上来讲,需要从充分利用和发挥媒介所具有的先进属性入手。笔者利用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论证了图像社交平台所具有的媒介先进性,证明它是进行国际传播的理想平台之一。与此同时,通过对中美媒体在Instagram中的现状进行内容分析和图像意义解读,得出中国媒体在使用Instagram进行国际传播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图像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媒介先进性的结论。首先,在基本的媒介属性上,中国媒体所的信息权威性和时效性与美国媒体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且在信息内容的题材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分布失衡现象。其次,在利用社交媒体属性上,也存在着与其他社交平台和账号之间的交互性不足与用户反馈程度较弱的问题。最后,图像社交的视觉表达中所体现出的中美差异,说明中国媒体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出发,较少注意到异质文化受众的文化习俗与特点,从而会在视觉主体和色彩选择上对跨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三个层面上的不足,让以Instagram为代表的图像社交媒体具有的媒介进化先进性难以在国际传播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施展。
当然,利用图像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消极影响。图像所具有的视觉吸引力可能会造成受众在信息接收时产生一种“图像依赖”,忽视文字信息所传达出的内容,造成国际传播中的信息量流失,出现理解偏差的可能。出于对图像画面美感的主观性认知,也容易造成信息者在信息时只是选择那些看上去很“漂亮”的图片,忽视一些虽然视觉美感不足但具有高度信息承载量和新闻重要性的图片信息,导致在国际传播中重现“报喜不报忧”式的传播。
除此之外,仅通过对内容进行分析和图像解读所发现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媒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原因。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未来的研究应该将立足点放在图像社交媒体的用户上,需要配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来探究用户在面对图像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特别是跨文化信息时的信息接收、信息解读、理解记忆等行为上所具有一般性特征。这些研究的开展,将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平台中的传播力。
注释
①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②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0期。
③熊慧:《解析国际传播研究的若干“迷思”――兼议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机制》,《新闻记者》2013年第9期。
④M. P. Clark. In Changing News Landscape, Even Television is Vulnerabl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http:///2012/09/27/in-changing-news-landscape-even-television-is-vulnerable/, 2012-09-27.
⑤D. K. Kilgo. Media landscape on Tumblr. Digital Journalism, 2016, Vol.4, No.6, pp.784-800.
⑥胡智锋、刘俊:《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4期。
⑦史安斌:《探析全球传播变局与我国外宣思路》,《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第11期。
⑧匡文波、张蕊:《“微”时代的对外传播》,《对外传播》2014年第6期。
⑨T. Highfielda, T. Leaverb. Instagrammatics and digital methods: Studying visual socialmedia, from selfies and GIFs to memes and emoji.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atrice, 2016, Vol.2, No.1, pp.47-62.
⑩郑恩、范宇:《媒介进化论质性框架初探》,《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B11B14B16[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2、37、84页。
B12[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B13张浩达:《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B15崔林:《媒介进化:沉默的双螺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
B17S. Allan, C. Peters. Visual truths of citizen reportage: Four research problematic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5, Vol.18, No.11, pp.1348-1361.
B18[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B19陈功:《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B20张东:《具象传播在网络跨文化传播中的方法论意义》,《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
B21周勇:《影像背后: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9页。
B22韦路、丁方舟:《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图景:基于Twitter媒介机构账号的社会网络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B23两个账户不仅在信息总量大大超过其他媒体账户,而且其关注人数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快水平上,分别从观察初期(2015年11月)的约1.7万人和23.9万人,增长至撰文时(2016年10月)的60多万和110余万人。
B24各账户样本数分别为:CCTV-NEWS 30条,People′s Daily 166条,CNN 55条,NYTIMES 79条。
B25内容分析编码由两位双语编码员完成。随机选取33条信息,采用霍尔斯蒂系数法进行编码员间信度检验,各关键变量的信度指数均高于0.7。
B26Mubeen M. Aslam. Are you selling the right colour? A cross-cultural review of colour as a marketing cue. 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2006, Vol.12, No.1, pp.15-30.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3
关键词:媒介融合;实践性;差异化;信息整合;突发应对
应用型高校转型背景下省属地方院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大量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国际化、专业建设特色化、学界业界紧密化成为人才培养转型中难以对接的现实问题。省属地方院校与一流院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愈发明显,依靠制度改革或体制改革既难以实施,更难以在短时间取得成效。本文结合作者2016年作为交换生在台湾世新大学新闻系学习的亲身经历,在尽量不破坏原有教学体制的前提下,提出以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软性因素为切入口,探索省属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借鉴并提出了具体的创新举措。
一、两岸院校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的对比及差异
世新大学被称为台湾媒体人的“黄埔军校”,其新闻传播类专业不仅是台湾地区的王牌专业,甚至是全亚洲同类高校中的翘楚。将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与省属院校进行对比不仅能够体现出双方教学的差异,更可借助其前瞻理念对省属院校新闻教学起到借鉴作用。台湾高校突出多元化、定制化与私属化的人才培养理念,省属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趋向模糊化。世新大学对教师有着近乎严苛的审核标准,但同时也给教师充分的个人发挥空间。教师的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技能以及教学资历等硬技能由学校定时考查,不达标的会被学校派送到境外进行专业进修和培训。境外知名大学的学位光环、丰富的海外留学背景使得教师本人在授课中表现出极强的个人风格,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思辨能力,获得“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反观国内省属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理念和套路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多以“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具备一定的媒体操作技能,能满足不同媒体工作的需求”模糊概括人才培养目标。此外,教学教育理念与媒体现实需求相差甚远,较少兼顾媒介新时期对于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导致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从事媒体工作还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期。台湾高校体现出创新教学方法的主动思维,省属院校虽然实践了教学方法创新,却难以保障实施效果。首先,世新大学的教师在教学中会安排“学生授课”,并由学生自选授课内容和方式。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往往“出其不意”将创意化教学方式与模式搬到课堂上来,培养了他们的创新与求变能力。其次,世新大学教学“国际观”的确立,指导教学过程中更多参考国际最新研究报告,通过穿插在教材内容中以及作为讨论主题,或利用演示文稿和影音资料传递信息。最后,世新大学的教师不乏传统媒体或新媒体行业的佼佼者,善于通过情景模拟向学生描述媒体工作中的具体流程安排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反观省属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尽管纷纷引进了实践教学、接轨国际等教学方法,但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这是因为,第一,省属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能摆脱以教师为主导的日常教学,学生普遍缺乏积极性,加之缺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行为习惯,很难保证翻转课堂的学习效果。第二,目前国内新闻传媒界的名师、教授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地,亦便于邀请有工作经验的业界名家来授课研讨,对学生了解传媒界发展态势有很大帮助,广泛吸引了学生参与其中。但是,这恰恰是省属地方院校的短板,导致学生对于传媒行业现状普遍缺乏认识,出现脱节。第三,省属地方院校的教师,往往因为经费以及平台问题,选择国内院校进修或深造,相对来讲视野局限,导致业内新鲜资讯的相对滞后和学科发展的不平衡。台湾高校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考核权,侧重考查应变能力与综合素养。世新大学教师对于考核方式有着绝对自,几乎每一个老师都有一套考核标准。考核过程中强调团队合作,老师在任务下达期间往往根据学生的强项和兴趣点来量体裁衣,细化主题设置,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自由发挥并鼓励成果创新。此外,考核进行时常会设置突发状况,如教师即兴提问或增设任务,对于学生的临场发挥和综合素养是个更高层次的考验,也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反观省属地方院校强调“计划”“规范”的教学考核体系,考核方式往往遵循固化的教学安排,以考试成绩为主,方式相对单一。这导致考核任务时,往往按照教学安排与内容来组织分配,考核过程中教师参与程度低,与学生交流较少,沟通不到位。考核结果虽然也注重考查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但由于发散性事物较少,缺少随机因素,灵活性差,对于学生应变能力的锻炼仍不到位。
二、省属地方院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的建议
新的定位调整和行业变化,对于省属院校新闻人才的培养与探索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上很难作出大规模调整。
(一)弱化教材更新,强化教辅资料更新
对于重视媒体环境变化,注重实际操作与应用的新闻传播类学科来说,遵循教材实现授课创新往往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况,特别是市面上流通的教材往往是较为成熟的理论知识体系,加剧了现实差距的难以弥合。教师可采取强化教辅资料的方法来更新知识体系,如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整理与学科相关的前沿媒体报告、媒体资讯与研究资料,带入日常教学适时更新教学体系。
(二)重视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新媒体工具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日常教学中新媒体工具的熟练应用是培养学生关注媒介环境变迁、提升媒介素养的直观方式。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如何利用网络搜索引擎进行目标化、细分化资料查找,迅速完成信息整理与整合等,实现专业数据库,甚至不同类型文件以及网站的数据分析,培养媒介融合背景下学生快速搜索、整合、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此外,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促使学生更应了解社交媒体传播的原理与趋势,教师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实现专业化培养目标。比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经营和管理社交媒体,鼓励学生运用专业媒体知识争当意见领袖、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实现内容生产与媒体产品,并努力获得社交媒体中具有影响力和口碑的专业人士以及意见领袖的广泛支持,并纳入平时成绩考核。
(三)利用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应急思维”,教学过程体现突发性、机动性
传统教学活动采取的案例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周密策划后的案例展示,很难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性与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围绕课程内容,借鉴目前发生的社会热点事件或高关注度事件,如医疗事故、地震、公共危机等,策划真实案例的情境模拟与专题演练,以随机性强、复杂多变的情境设置来锻炼学生的“应急思维”,而具体操作方式上则严格细化。比如,摄像的角度、图片的内容大小、采访的设计与镜头语言的选择等。媒介融合提高了对媒体人才多任务处理能力的要求,任务布置可以采用小组形式,甚至是个人形式,情境设置可以按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教师先期完成对于此类事件的梳理,鼓励学生采取任何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于事件情境的独立分析与操作。此外,学生表达过程中强化互动交流与体验,如教师换位提问考查学生对于事件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训练学生的应急反应技巧与综合处理能力。
(四)突破均衡培养的固有模式,建立“小而专”的差异
化人才培养意识互联网时代广泛的社会链接为数量少、技能强的少数人才提供了发展平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方面具有突出媒体表达能力的学生,如文字写作、摄影摄像构图、临场主持、后期编辑加工,甚至是信息搜索、媒体链接等专项能力,都能实现“众筹出新”。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长,系统培养对应学科表现出众的少部分同学,用更加专业化、差异化的理论培养指导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快速适应专项媒体工作的能力。省属地方院校在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行业背景下,对于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的传统思维,可能导致人才培养实际与现实需求愈发脱节的严重后果,加剧新一轮教育资源分配中的滞后与失衡。省属地方院校应当主动把握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创新的内生性动力,不断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人才培养现实需求的可行性方法与举措。
参考文献:
[1]顾理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支持与融通[J].现代传播,2016(8):141-144.
[2]姜小凌.湖北省省属地方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分析——以湖北文理学院新闻系为例[J].湖北文理学院院报,2013(7):77-82.
[3]陈映.媒介融合概念的解析与层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7.
[4]郭士飞.媒介融合对媒体人的素质要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07):98-99.
[5]周鹍鹏.媒介融合背景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传媒,2014(21):78-80.
[6]王娟.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现状及问题调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7]翁秀琪.政治大学传播学院课程手册[D].政治大学传播学院,2001.
[8]熊建辉,秦兰艳,吴婷.理论与实务合一打造以传媒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访台湾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J].世界教育信息,2014(21):62-65.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主题策划;问题研究
一、媒介融合给新闻主题策划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现实社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于其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提升了信息共享效率,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最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多元化、多角度满足受众群体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需要。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影响最大的就是新闻行业,众多的新闻媒体都转向了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当中,力图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优势提升新闻的影响力。但是传统新闻媒体在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新闻媒体并未完全放弃以传统纸质媒介、广播电视为主导的新闻传播,而是在保留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基础上注重对新闻媒介的挖掘,逐步促进传统媒介与互联网媒介的融合,打造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机制。在多元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主题的策划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在于策划方式和策划思路的变化。传统媒介视域下的新闻主题策划只需要考虑单一媒介或双向媒介的信息交互性即可,按照正常的新闻策划流程创设相应的新闻主题和新闻情景就可满足新闻传播的需要。多元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主题策划不仅要考虑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特征,还要形成互联网思维,考虑新媒体等互联网平台的信息交互性和共享性,要着重突出以特色为主导的新闻主题,依据新媒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确定具有信息价值、内容高度概括、通俗易懂、具备较强影响力的新闻主题来辅助新闻传播,要着重以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为基础融入网络流行文化设定新闻主题,以此来迎合多元媒介状态下的新闻传播要求。
二、媒介融合状态下的新闻策划要注重新闻信息的传媒性
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主题策划机制的形成要突出考虑新闻信息的传媒性。因为以不同媒介为载体传播的新闻信息有着不同的价值属性,需要考虑不同受众群体的主观影响因素。例如,以无线广播电台为主的广播新闻,在主题策划时只需要考虑新闻内容的表达性、结构性及主题影响性即可,不需要考虑新闻情景的表达性和受众群体的差异性。以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而形成的共享化新闻,在主题策划时不仅要考虑到新闻内容的表达性、受众性、价值持续性,还要考虑新闻主题的艺术表达性、受众群体的兴趣差异等。因此,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主题策划,要充分考虑媒体平台的价值属性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及兴趣差异,要以不同受众群体的兴趣元素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对不同信息媒介要传播的新闻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新闻主题策划,着重于新闻主题的文化价值和主观表达效果,能够有效吸引用户的兴趣,引起用户情感上的共鸣。
三、媒介融合下的新闻主题策划要树立融合创新思维
在传播媒介融合的发展背景下,为了适应新闻信息传播所产生的变革,就要创新新闻主题策划机制,要能够有效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学会融合创新。首先,新闻策划者要清晰认识到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模式所产生的变化,要能根据不同新闻媒介平台的受众需求,充分挖掘新闻平台的潜在价值属性,能够针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创新新闻主题策划机制,促进新闻主题策划能与媒体新闻采编保持在同向固定需求中。同时,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下,新闻策划者要学会新闻资源的常态化利用,深入挖掘所发现的热点新闻素材和焦点性新闻事件,探究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价值;新闻策划者要学会视角转换,对新闻事件相关的信息素材进行有效补充,持续关注新闻事件的事态发展,深层次表达新闻要阐明的社会意义,提升新闻信息的社会影响力。
四、媒介融合状态下要注重新闻主题策划的规范性
在传播媒介融合发展的环境下,要重视新闻主题策划的规范性,能够让新闻主题与新闻内容有机结合,让新闻主题表达新闻事件,形成新闻事件的切入口,让受众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新闻信息内容。这里所说的新闻主题策划机制的规范并不是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主题策划,而是要紧跟时代趋势,能够配合不同新闻的传播媒介,根据新闻媒介的特点和价值属性进行主题策划。一是要求新闻主题策划要能够有效表达新闻内容,能够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报道出来,突出新闻信息的价值性和连续性,让社会公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事件。二是要注重深层次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意义,因为不同的新闻信息和新闻事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事件过程,这就要求新闻主题策划者能够根据新闻信息有效挖掘新闻的内涵,突显新闻信息的价值属性和社会意义,给社会公众带来启示。三是新闻主题策划还要充分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知差异,因为不同的区域环境下社会公众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特点,这就要求新闻主题策划者要根据流行性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文化选择说明性较强的新闻主题来彰显新闻的价值属性,突出新闻主题策划的人性化和文化性,让新闻信息更具穿透力和社会影响力。
五、结语
媒介融合状态下的新闻主题策划要突出新闻信息的价值属性,要针对社会公众的兴趣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创新策划机制,按照不同媒介的价值属性和传媒性设定新闻主题,让其具有更强的说明性和影响性,从而有效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1]潘骥翔.关于电视新闻摄影的镜头表现力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04):3-5.
[2]闫玉科.关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7(05):1-3.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5
关键词:麦克卢汉;手机;媒介;器官延伸;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2-00-02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一个研究英美文学的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名为《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书,引发了一个新生的学科――传播学――的地震。这场地震跨越时空,席卷了东西文明。无论是否能理解,无论赞同还是反对,在传播学的领域内,没有人能绕过“麦克卢汉”这个名字。同时,麦克卢汉的理论不仅仅局限于狭义上的“传播学”。他的理论为广义上人类的社会文化活动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方法论。
笔者谨出于对先贤的敬仰和对麦氏论的倾心,撰写此文,试论麦克卢汉理论框架内手机这一工具的媒介属性和对其部分使用者――中国都市人群的影响。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手机是人类哪些器官的延伸?
(一)听觉的延伸
无疑,手机是听觉的延伸。人们用手机通话,手机如同它的前辈一样是人类的顺风耳。手机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的用口语交流。没有人会在讲电话的时候之乎者也,手机是口语文化的助推器。在中国都市中,短信是和通话等量齐观的重要功能。短信是以视觉文字的形式出现。然而仍然是听觉的延伸,也就是说,拥有口语文化的属性。手机短信并非视觉的延伸。
(二)非视觉延伸
短信虽名为“信”,但并不具有印刷文化,也就是视觉延伸的属性。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印刷文化,即偏重视觉延伸的文化,是一种“同一性、连续性和线条性”的传播方式。该种文化强调“高清晰度”和主观意识“低参与度”。视觉文化是机械工业时代的文化,强调理性和线性逻辑思维。而短信这一形势更倾向于口语和诗性的,所以不具备视觉文化的属性,不是视觉的延伸。
(三)手机不是人类整体意识的外置
麦氏认为,人的意识器官:脑,在“电力时代”将整个的被外置。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电脑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可能会让人觉得整体意识外置的时代已经到来。手机逐渐具备了电脑的各种功能:文字,图片,音乐,信息的传播,感情的宣泄,无界沟通的实现。
因此将手机看做是“人类整体意识的外置”并非匪夷所思的结论。但是从本质意义上看,整体意识的外置强调的是人本身的无意识性。因为某种媒介的作用,即某种工具带来的器官延伸造成了人整体的无意识状态。信息具有极高的清晰度因而人不在介入信息的分析。人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还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的,在使用手机的时候我们要深度的参与交流和传播,并且不断的对粗糙的信息进行主观的理解和加工,因此手机并没有让人的整体意识麻木,手机从整体上说是一种冷媒介。
二、手机是一种冷媒介:助长了口语文化社区的迅速成长
(一)手机是一种人际传播的形式
在传播学意义上: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传递和交换着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我们将此称为“人际传播”。
马丁・库珀先生于1973年在摩托罗拉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而今手机已成为全球最普及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在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中国都市,手机的传播,特别是短信传播几乎具备了一切人际传播的特性。手机短信的情感色彩浓厚,越来越强调“表情”,用文字的形式构造画面的效果,这些特性都在高感官参与度和信息传播符号的多样化。
(二)手机培养的是感情而不是理性
当用搜索“短信”这一词汇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的结果。这一结果最直观的让我们明白短信绝不是用来传道解惑的,短信是“段子”,强调的是“心领神会”。
根据麦氏的理论,手机本身的传播方式就决定了手机只能是培养感情的媒介。手机擅长传播短促的,分散的信息。首先:“讲电话”是一种冷媒介。人们在打电话的时候,接受和发出的信息其实都是相当低清晰度的。人们不会在讲电话的时候详细的叙述自己的说话的背景环境,也不会详细的阐释自己做出结论的根据。“讲电话”是一种基于口语的低清晰度的传播方式。其次:短信是一种冷媒介。短信输入相对费时费力,手机的一屏一般只能显示70以下的汉字,人们在看短信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很可能是嘈杂的公共场所。这一切都决定了手机短信传播的内容只能是非逻辑的,低清晰度的。
(三)手机强调的是整体感知
随着手机硬件的不断改善,手机越来越致力于成为一种非专一器官延伸的媒介,虽然本质上手机只能成为数字网络时代文化的一部分,永远无法回归到线性和逻辑的严肃领域内。手机从来都只在助长同一种思维和感受的方式,那就是人整体的感知。
时至今日,手机其实已经进化到完全的反哺它所属于的文化领域的地步。手机开始可以传播一个集合了诗性文字,强烈视觉冲击力和强烈感染力的音乐的信息。将各人体的听觉视觉,思维和感情全面调动同时接受一组信息的手机时已经来临。
(四)手机是一种新的社区划分方式
虽然总体上手机是属于口语文化范围内的媒介。但是手机本身因为其硬件性能的差异和更新换代的惊人速度,手机本身也更加强调了各种人群的划分。这种划分的条件同样是基于非理性的因素的。手机以自己的方式强化着人们本身个性化的感情诉求。
使用者和手机之间相互哺育,强化了使用者的某种感情取向。比如相对于和被动建立起联系的人(如同学,亲人)交流,更愿意与自己选择的对象交流(如网友);比如交流不受时空限制的需求。麦氏的理论认为,两种媒介的联姻会产生一种新的媒介。这种新的媒介又有着自身的特殊属性。在手机和互联网联姻之后,事实上已经产生了一种新的媒介,这种媒介强调了传统的社交和网络时代的社交的无缝结合。在这样的时代“虚拟世界”这样的词汇已经失去了意义。
三、基于麦氏的理论手机媒体将带来的影响
本节着重论述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终端的手机的一些属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本文将对作为大众传播终端的手机做如下一些定义:
手机媒体:是指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各种(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媒体内容的传播。
手机报:是指基于移动网络传输,并在手机上进行阅读的特殊包装后的报纸,目前的包装形式主要是短信和彩信。
对于希望通过手机进行大众传播的媒体而言,受众的需求或者本媒体一贯的传统将更直接的影响媒体选择传播何样的信息。但是本文因为立足于麦氏的理论,所以将从媒介本身的属性出发,结合实际来讨论手机“命中注定”适合传播何种信息。
(一)在中国手机媒体产生的社会背景
本文讨论的社会文化背景现定于中国都市人群。根据麦氏的理论,中国都市是在走向机械化和印刷文化的道路上中途遭遇了“口语文化”新形势的反攻。也就是说,中国都市在正在走向机械化的途中就遭遇了“电子时代”的来临。因此手机媒体面对的是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游牧民”尚未完全变成“市民”,感情上对“市民”的文化还怀抱着憧憬。但“市民”的文化却在新技术的刺激下日趋衰落,“游牧民”的文化又以一种似乎“更现代”的方式反扑。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一方面追求者印刷时代的一些道德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又毫无防备的顺从自己民族尚未完全消失的,传统上的“整体感知”的能力。
(二)手机媒体本身的媒介构成。
手机媒体是由手机――图片;手机――文字;手机――声音;图片――文字――声音;这几种媒介联姻产生的新媒介。在《娱乐至死》中,伟大的波兹曼已经详尽的说明了图片,音乐这些富有娱乐性的媒介的传播习惯将如何打败依赖线性逻辑的文字媒介的传播习惯。这种娱乐性媒介的胜利其实是人回归“完整自我”的一种体现。在线性逻辑的文化中社会将人划分成服务社会的各种工具,人们为了使社会需要自己而强化了自己某一种功能,形成某种“小小的宗教崇拜”。麦氏认为这种划分将被电子时代“完整的人”取代。而取代的直接表现就是人们不再崇拜那些分割的,职业化的,线性的,逻辑性的传播方式,而更加倾向于发展自身整体感知的能力。
(三)基于麦氏的理论手机媒体将带来的影响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手机媒介将大力的助长“游牧民”文化的成长。手机与其他电子媒体一起塑造着中国都市市民的生活环境――正在自觉走向“印刷文化”的人群中途由不自觉的被“口语文化”的媒介阻碍的道路,产生了不自觉的反转。因此形成了一方面仍然追求“印刷文化”,另一方面又自然的产生对“口语文化”的重视。也就是说,中国的市民,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因为知识分子阶层最为重视对“印刷文化”的追求。)应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同时重视小说和漫画;同时重视内容和包装;同时重视科学和艺术;同时重视形而上的思考和感官愉悦。
四、结束语
本文致力于在麦氏理论的框架内分析手机媒介的性质,研究手机媒介和中国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让手机使用者明白手机在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并对此影响做好准备。麦氏预言的时代是否真的已经完全到来尚无定论,“新时代”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是“美丽新世界”还是“娱乐至死”也尚未可知。但是了解媒介如何主动地重塑着社会的文化,对于生存与社会中的每个个体来说,都无疑是必要的。希望本文可以对中国都市的手机用户更清楚的认识手中的那个小小“宠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新鑫. 论麦克卢汉的媒介杂交理论[D].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2]邵顾彦雯. 麦克卢汉传播学的现象学解读[D]. 东华大学 2012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6
关键词:南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成功之道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8-0059-02
《行风热线》是近年来国内影响最大的舆论监督节目形式,是纪检监察战线与新闻宣传系统紧密结合的成功范例。由南阳市纪委和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政府纠风办、南阳人民广播电台和南阳广播电视报联办,于2003年5月26日开播的《行风热线》,是南阳市第一档政风行风类新闻监督节目,是河南省开办较早、影响较大、在全省地市级媒体中唯一被评定为省“优秀新闻栏目”一等奖的代表性节目,曾被《中国纪检监察报》在头版以“南阳:《行风热线》节目受欢迎[1]”为题进行了报道,并配发点评。作为媒介产品,南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取得如此巨大成绩,与其成功的经营之道有着密切联系。
一、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鲜明
媒介是承载、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介的传播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进行的,它的传播活动围绕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系范围内,“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2],它常常被拥有强大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的政党、集团或个人用来为特定的利益目标服务,具有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
媒介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是通过媒介为一定阶级政党和利益组织所控制及其社会舆论功能的发挥来体现的。从哲学的角度看,媒介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媒介的舆论宣传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强大的影响力,它通过形成舆论、传播舆论和引导舆论,来表达掌握它的政党、集团或组织的意志、观念和倾向,为一定的阶级或群体提供精神食粮,并对广大受众产生影响,促进社会的进步。正因如此,新闻媒介被称为政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我国的新闻媒介作为党的宣传工具,其意识形态属性很明显,新闻媒介要接受党的领导,要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的利益,传达党的声音。今天,这种政治属性无疑对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南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属性。该节目自开办以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市直40多个单位的领导按照市政府纠风办和广播电台一起商讨排出的值班表,轮流坐镇《行风热线》直播间,与群众直接交流,回复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简单问题即时解决,复杂问题明确解决时限,有问必答,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体现了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利益的媒体功能和节目功能,成为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专门机关监督于一体的一档多功能名牌节目,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二、广播媒体优势发挥充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媒体改革的不断深入,媒介组织之间的竞争日益惨烈。为了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媒介组织不断扩大自身规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更新创新观念,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广播虽然与电视、网络都属于电子媒体,但它不同于电视、网络,与纸质媒体也有很大区别,它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快捷便捷是广播媒体最大的优势。这一优势在通讯技术借助多媒体与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加凸显。因为纸质媒介要经过采写、排版、印刷、发行等多个环节才能与受众见面,比广播要慢很多;电视要经过摄录、编辑、剪接、制作等,它是一个对运行平台和设备要求很高的媒介。广播是快捷便捷的。快捷到一个电话、便捷到一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报道,的信息几乎可以和新闻事件实时同步。《行风热线》节目正是利用了这一优势,将电话热线或手机短信与广播直播节目直接对接起来,让政府政策决策、社会热点难点实时同步、快捷便捷地传播。它在20世纪末被广播人创造和开发出来,较多运用于消费维权类事件,是因为这一优势。进入21世纪,它逐渐发展成为党和政府受理群众投诉和质询的交流平台,成为吸引百姓注意力的传播交流汇合点,也是因为它比报纸和电视的传播方式更可操作、更可持续、更有实效。
连线报道,机动灵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双向互动性、伴随性,是其另外的优势。在媒体之间的竞争中,广播与报纸等平面媒体比较,优势自不待言;与电视比较,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快捷插播或直播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更可大显身手;与网络相比,它不受接收终端所限,也不受空间限制。它的双向互动性、伴随性,很好地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表达情感,信息交流的心理需要。而广播电台开办的《行风热线》直播节目更是完美地将这些优势融合起来,为听众与主持人之间的交流、主持人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政府职能部门与听众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交互快捷的平台,受众在主持人的引导下,畅所欲言地与直播间值班领导沟通交流,质询各种问题,而值班领导则根据所问问题作答,实现了听众——主持人——政府职能部门官员三方即时互动,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话语权,保障了公众意见的充分表达。
另外,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说:“广播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广播有力量将心灵和社会变成合二为一的共鸣箱”[3]。麦克卢汉的这段话不仅指出了广播能重现人际交流对话的情境,更能够注重沟通理解、认同、感悟、感动等深层次的传播效果。而《行风热线》的多元服务功能,不仅重现了人际交流对话的现场感,而且能够让听众在与主持人交流沟通中理清思路、明确观点、准确表达,做到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甚至感动。
三、服务宗旨定位准确
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顾客已不满足于用技术手段解决需求问题,顾客要求企业尽量减少他们的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这迫使企业向顾客提供更多、更贴近、更人性化的超值服务;另一方面,技术的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提高,使企业的服务变得便捷化、高能化、智能化。所以,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看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无论是服务业,还是以产品营销为主体的企业,服务都是其利益的核心。
媒介产业属于服务业。媒介要想方设法为受众提供服务,这是近年来媒介业喊得很响亮的口号。因为随着新闻传播环境的改变和受众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受众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明确媒介的服务理念,强化媒介的服务意识,有利于媒介更好地满足广大受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有利于媒介有效地提升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媒介竞争的主动权。
南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以“替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4]”为宗旨,定位十分明确和准确。它获得广泛好评,成为名牌栏目、省优栏目。它成功的要素就是始终重视听众,千方百计让听众满意,体现了媒体“以受众为中心”、“以客为尊”、“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十年来,它听民言、知民愿、解民忧、顺民意,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它内容的贴近性、受众的广泛性、形式的互动性、信息的快递性;它解决问题的实效性、解读政策的权威性;它播出节目4000余期、接听热线电话20000多个、解决问题比率92%以上、最快反馈速度在节目结束后40分钟主管部门领导就赶到热线反映者所在田间地头,现场解决纠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等等等等,均得到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同行的一致好评。它为党政部门负责人提供了一个了解民生百态、走近百姓生活的机会,提供了一个与他们零距离互动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密切了干群关系,增进了干群感情,让党政部门也让百姓体会到《行风热线》是改进工作的好帮手,是行风建设的助推器,是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是职能部门服务水平的晴雨表。
当然,从全国各地电台开办《行风热线》的整体发展态势看,前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该档节目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节目形式大同小异,二是节目内容仍有局限性。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给以关注并加以克服,必将影响它今后的生存与发展。为此,我们考虑可以从“强化四个理念”着手,即打破一期节目只关注一个行业、只关注一个部门、只关注一个主题的原有模式,走出电台围墙,走进各县各区,强化“创新理念”;借鉴《凤凰卫视中文台》栏目推广、品牌塑造实行“三名战略”(名主持、名评论员、名记者)方式[5],推出《行风热线》栏目的“名主持、名嘉宾、名听众”,多元提升《行风热线》知名度、美誉度,强化“品牌理念”;实行电视台、电台两“台”联手,甚或“多媒体”强强联合,强化“借势理念”;多元化开展活动,延长、延展媒介产品服务链条,强化“超值服务理念”。
参考文献:
[1] 南阳:《行风热线》节目受欢迎[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07-30.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7
关键词 实时;新媒体;移动新闻直播;实时视频直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5-0005-03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如果将大众媒介发展历程分为3个时段,以罗斯福“炉边谈话”为第一个阶段,在他就职的12年期间,使用广播直接对话民众,以质朴平易近人的言语、诚挚亲切的声调实施新政并呼吁民众共同面对当政下的种种问题,可称其为媒体技术以广播为主的第一时段。拥有“第一电视总统”称呼的肯尼迪这阶段当之无愧划为媒体技术发展的第二时段,肯尼迪正是利用了电视媒体公共交流的方式发表演讲,越过政府和媒介大亨直接面对民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新媒体发展迅速的时期,迎合数字时代的发展,以“数字竞选”成功上任的总统奥巴马至今可以说是媒体技术发展第三时段。奥巴马紧跟时代潮流利用YouTube网站发表演讲并回答了选民的问题,时常还利用Twitter宣布其政治主张,他借助网络媒体赢得了大量年轻选民的青睐,入主白宫。2016年7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使用facetime接受CNN采访反对的直播等类似事例,推进媒体进入直播时代,新闻行业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从大众媒介发展的3个阶段来看,每一种媒介都用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民众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媒体视频直播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也正颠覆人们的交流方式。
1 移动视频直播“热”
2016年网络直播可谓赫赫有名,上至七旬老人下到小孩学童均在直播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下,网络直播门槛较低,无需传统媒体主播具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姣好上镜面容、熟练实践经验,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客户端在有网络的情况下用户便能进行网络直播活动,因此,众多网友纷纷涌入直播的浪潮。新媒体催生的直播平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引人注目的机会,满足了民众的获取关注心理,反过来也推动了移动视频直播的火热。
1.1 “视频化社会”的主流地位
相较于文字和图画的传播,影像与声音的结合更受大众欢迎,视频直播软件让用户从受者向传者的角色转换,奠定了视频逐步走向主流的地位。另外,网络直播视频内容具有的趣味性、互动性、及时性也受到民众的青睐。新媒体承载的移动直播平台运用广泛,增加了“视频化社会”的趋势。
1.2 自媒体获取受众关注的重要途径
除了视频直播App软件,许多社交媒体为获得更多关注或为在直播产业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也紧跟风向相继增加直播功能。以微博为例,自其开通直播功能后,微博用户打破了图文内容分享局限,实现了通过实时交流互动生产内容虏获粉丝。直播功能高互动性同时增加了自媒体人与粉丝之间的粘性,拓宽了媒体使用的范围,因此,实时视频直播的分享逐渐成为自媒体受关注的重要途径。
1.3 社交用户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驱使
每个人内心都有强烈的倾诉意愿与被追捧的愿望,移动视频直播满足了粉丝窥视的猎奇心理,满足了用户被粉丝膜拜心态,虚拟空间构建兴趣相投的社区群体使每位用户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同主播实时互动,对直播内容及时评论,给予粉丝反馈等交流方式,强化了公民的参与性,赋予了直播的社交属性,予以用户心灵依托。
1.4 流媒体技术熟练运用及移动端的优化
实时视频直播立足于流媒体技术成熟运用的今天,相较之前的网络传输技术,用户不用等整个媒介内容下载到计算机上才可观看该视频,而如今已能实时观看收听直播内容。同时,智能手机的优化给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环境,一部手机独立完成一则直播报道的事例不断发生,不仅降低了视频内容生产的金钱成本,还提高了媒介报道的时效性。
2 移动新闻直播发展脉j
移动新闻直播的诞生是电视媒体直播特性的延伸。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新媒体视频直播迅速进入大众视野。直播是最先出现在传统媒体电视上的标签,电视直播是通过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及时性节目,通过记录新闻现场的事件而呈现的节目形式。而新媒体视频直播起于电视直播却区别于电视直播,以其独有的特征广受欢迎。
2.1 电视新闻直播的出炉
众所周知,新媒体出现之前,直播曾经作为电视媒体竞争的独特优势存在。我国最早掀开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时刻是中央电视台于1985年对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的现场直播报道。这一阶段新闻现场直播的大多集中于部级会议报道等政治性举措报道,持续到被业界称为中国电视史上“直播元年”转折点的1997年,新闻直播领域涉猎范围大大拓展了。无论是科技领域日全食景观的直播,全民同乐的香港回归直播,还是首次实现空中直播的长江三峡大江截流题材,促进了新闻现场直播的横向化发展。
突发事件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地位的。如国际上美国“9・11”事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让我们通过电视新闻直播跨越空间领域迅速了解事件现场动态和事件走向。在国内,2003年非典、2008汶川地震等事例满足了人民的知情权,赋予民众舆情讨论的权利。由此,直播也成为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介独特优势存在。
2.2 直播平台渗入互联网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直播优势从电视媒体引申并延续至新媒体。互联网的视频直播大致分为平台自制直播与自媒体自制视频直播两类,平台自制视频直播是一些视频网站对体育赛事的解说和综艺节目的制作。而自媒体视频直播是针对有现场需求的用户提供的现在进行时平台直播。本文主要讨论通过手机实时上传视频进行直播的后者媒介形式。与传统的直播模式相比,移动直播的不固定、自由属性吸引众多用户,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移动直播分享即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跨越地区实时交流,改变着用户的生活方式。
2.3 移动实时视频领域中产出的新闻
从目前移动实时视频的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以娱乐社交为主。比如主播才艺展示,网红与粉丝间的情感维系等,而这种社交的发展趋势并不能掩盖其高效传递信息的本质属性。于是,直播在新闻领域愈见受到关注。
直播运用于新闻中的新形式受到欢迎。2016年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实时直播的事例不乏少数。前有国外BBC记者利用Facebook Live对莱斯特足球俱乐部赢得英超联赛的庆贺,有美国国会议员对议员静坐抗议活动的视频直播,后有国内记者利用手机对G20峰会所作的现场直播采访报道。无论是实时信息共享,强烈现场感,或是不可替代的互动性,均使它成为新闻传播形式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2.4 结合社交平台的移动新闻模式
目前直播活动大都属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用户的数量广度又决定了新闻媒体的需要。新闻媒体希望将受众更多的引向自己的数字领域,也寄愿能够在社交平台中立足,于是,国外众多新闻机构相继进入直播平台。BBC、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都加入社交直播平台并在该平台进行直播。在移动新闻直播逐步受到重视情况下,新闻活动主体(直播记者)也被提上日程。BBC还为该类直播记者专门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这些记者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往往通过自身一人利用相应设备便能完成整个直播报道,以此契合视频直播化的时代。2016年7月14日德国慕尼黑发生的枪击案件能较好地说明移动新闻直播的运用。德国记者Richard Gthjahr用手机直播了慕尼黑奥林匹亚购物中心的枪击案,他利用Skype社交软件对该突发性事件进行24小时的直播。Richard的提供的第一手视频资料清晰的及时地反映了事件的原貌。
移动新闻直播这种低成本制作,高效率的新型传播形式令新闻行业迈向新型阶段,新闻机构与社交平台的结合是目前新闻行业较好的发展出路,尽管移动新闻直播目前在全球还不具备大规模,但这种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传播方式,逐步将成为媒体重要的传播形式。
3 移动新闻直播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已成为传媒产I不可忽视的重要前进方向,基于互联网打造的新媒体视频直播逐渐运用于新闻领域是发展趋势的必然。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移动新闻直播的变化不仅仅在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也在信息传播数量和覆盖率等方面。这种新型的信息传递方式导致结构性的变化,也必然给移动直播本身及从事该行业的传媒人员带来影响。
3.1 实时信息传送,独家内容获取
时效性一直是互联网媒体的优势,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直播也正是采用了该性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领域。文章中提到的Gutjahr记者利用社交软件Skype直播的慕尼黑枪击案件事件,再次将时效性推送至大众眼前,使用手机直播连线持续报道了24小时,不仅在第一时间了报道,还抓住了独家内容授权报道的机会。因此,移动新闻直播对于实时传递,独家内容报道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3.2 现场感增强,受众距离拉近
相较于传统新闻的报道方式,移动新闻直播有更强烈的现场感,直播记者实时播送的现场内容能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构架起记者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记者在一边采访介绍时,一边回答观众实时上传的问题。社交媒介上的直播主播也正是利用了线上与粉丝间的实时交流以维系情感,拉近粉丝间的距离。观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更青睐直观的画面冲击感,而这一优势运用在新闻直播上势必会引起不小的反响。
3.3 采集突发性事件第一手资料
移动直播的易操作、自由使用等属性给予新闻从业人员采访第一首资料提供及时的输出平台。传统的新闻直播模式对目前瞬息万变的世界很难及时捕捉,移动直播却能弥补这一缺憾,其中突发性报道更能体现其优势。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可在新闻记者遇到具有报道价值的事件时,采集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直播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及时广泛传播。
3.4 新闻人员传统采编模式变更
众所周知,传统新闻报道输出要经历许多环节,从采集、编写、审核、报道需要层层把关,也需要不同岗位人员的积极配合。而移动直播使用便捷性将新闻从业人员从“一人记者”变成“一专多能”。往往一个人便可以完成整个直播报道。直播环境下,新闻人员传统采编模式发生变更,且这种模式也加大了公民新闻的发展趋势。
3.5 把关环节缺失
新闻进入移动直播领域非常新鲜,也有不少有利影响。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新型的移动新闻直播也不例外。就突发性报道而言,新闻进入移动直播平台,无法进行详细编辑计划,此刻便需要直播记者具有较强揣度观众注意的能力,需清楚在突发事件中报道的关键点,才能做到正确的舆论引导。拥有较强应变能力和第一时间分辨事件报道的突出点的记者毕竟不在多数,呈现的报道便会出现把关缺失现象。把关缺失现象不仅存在新闻领域,也存在整个直播领域。社交媒体的易操作性吸引着不同年龄、教育程度的人群,直播内容的呈现自然是五花八门,为得关注或打赏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内容,网络监管不力也是把关缺失的一项内容。
3.6 信息深度传播意识下降
移动新闻直播往往自身一人便可以完成,传统新闻直播节目的呈现则是一个团队的杰作。个人精力有限,“一人记者”到“一专多能”的角色转换使原本分工协作的记者身兼多职,劳累感随之增加,完成新闻事件报道后自然会放松不少,某些需要追踪报道的事件可能会弃之,而事件后续发展状态便不得而知,由此,造成了记者深度传播意识的下降。海量信息围绕受众的时代,观众很容易被新消息吸引注意力,即便移动新闻记者直播的重要消息也未必会引起关注,如此也会致使记者不断直播新消息,忽略应该深度报道的事件。
4 结论
大众媒介发展划分的3个阶段中,电视媒体是直播时代的开端,凭着真实性、现场感使得传统媒体进入到一个新里程。随着技术的进步,直播的“魔爪”伸向了移动互联网,传播模式由单向转为互动,由自上而下走向自下而上。直播与互联网的结合衍生了传统电视媒体直播不具备的特质,公众话语自由表达权、实时信息互动、社交属性等使其迅速窜红,成为民众娱乐的主题。虽然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直播也是时下最流行的话题,然而直播内容绝大多数仍集中于用户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较之有权威性和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移动直播内容还有待提高。目前,新闻虽然跨入了直播领域,移动新闻直播的出现也丰富了直播内容,拓宽了直播范围,但这仅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移动新闻直播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以怎样成熟的姿态运用于传媒行业,还需要众多传媒从业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8
新媒体改变了信息传递过程与传播方式
世界传统媒体的对外传播一直呈现文化强国单向灌输的不平衡格局,新媒体改变了这种模式,当代国际信息传播出现了扁平化和均质化变化。新媒体包含人类文化传播的基本形式,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传播方式多样,个性化的精准传播直至个人,可供不同层次的受众进行自由选择。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相比,新媒体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快速、便捷的相互传播”,可以及时收到信息反馈。这种以尊重广大受众的自主性选择为前提的文化与信息传播,其广泛性、互动性、个性化特点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和消费观念。
作为自媒体,新媒体有“无中心,无领袖”的特点,信息的产生、制作、传播由个人独立完成。这个特点不仅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也决定了个人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分享者,也是信息的经营管理者。新媒体冲破了公众获取信息和有效表达意见的时空限制,从而大大降低了公众的政治参与成本。公众可以在新媒体中探讨各类国事民生问题,阐述个人观点,互相辩论,开展批评,提出对策建议。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公众诉求分析讨论形成舆论表达民意,其传播速度、真实程度、广泛程度均明显优于传统媒体,清晰明确地显示出公众舆论的走向。新媒体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执政中倾听民意、体恤民情、研究决策的一个主要参考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利用微博开展外交活动的各国政府首脑已达60多位,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已故朝鲜领导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博客每天吸引全球600多万人的关注。
重视(顾及)国内公众舆论,将其作为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依据,“贴近民意”是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制定政策的共同特点。将其引申到国际关系领域,国际公众舆论影响国家对外利益的确定和对外政策的制定。反之,通过公共外交在其他国家制造公众舆论氛围,也可影响其对外利益的确定和对外政策的制定。2011年,美国出台《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率先将新媒体的外交应用价值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世界各主要国家随即掀起新媒体外交。
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清晰地表现出文化传播结构的进步和变化。大众传媒正日趋让位于分众传媒,国际传播格局和国际公共外交战略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拓展了国家的外交空间,新媒体外交作为国家重要的新公共外交战略,尤其适合运用道德的力量、舆论的力量、文化价值观的力量开展国际公众层面的信息与观点沟通,这种宣传劝服的间接方式通常比政府间的直接交涉更为有效。借助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社交网络的普及,新公共外交(非传统外交)兴起,许多国家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互交流融合。所以,近年新媒体外交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制定文化传播政策的重要抓手和话语平台。
如何在国际社会中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提升话语权,早已溢出文化本身的含义,成为潜在的现实权力。许多国家纷纷利用新媒体在国际话语权平台上展开新一轮价值观博弈。目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被视为两个平等的研究对象,共同属于“传播介质”。传统媒体的国际传播和新媒体的民间互动传播,同样拥有话语权,呈现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态势,在世界文化语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新媒体影响国际文化关系与文化语境氛围
全球亚文化群体大量涌现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是当代文化多元化进程中的两个基本表现。新媒体具有需求无限、传输无限、生产无限的特点,可以不断采用新技术,随时调整传播方向和传播方式。社交网络超国界进行的“人民对人民”文化价值观直接交流和感化,对外传播的政治效应已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甚至超出了传统媒体的作用。2009年发生在社交网站上的“推特革命”,相继引发了摩尔多瓦和伊朗的选举骚乱;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和维基解密披露美国外交档案事件,进一步助推了数字技术空间的国际政治化;2011年“阿拉伯之春”动乱等事例,进一步证明了在全球信息交流通畅的环境下,思想意识和文化价值观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利器,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体在跨国文化交流中不仅自行设计构建传播内容,而且实现了跨文明的观点分享与理念互动,因此,导致对多个国家信息边境的销蚀和政府话语主导权的转移。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去国家中心化”、“去政府管理化”和“自媒体化”等特点正在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现实。
新媒体并非只是纯技术进步,还具有天然的政治属性。普通公众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随时随地拍摄现实社会,触及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即时信息,披露事实真相,进而调动更多的公众参与关注、传播、互动。新媒体传播内容追求新颖、快捷,无需主管单位审查把关,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无明确边界,形成讨论式互动。尤其是对特定人群的信息精准投放,比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更容易争取民意的理解和支持,更容易形成社会舆论,因此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比传统媒体的大范围攻势进取的宣传模式,新媒体具有攻防兼备的灵活优势,可以退为进或以守为攻,因此受到世界各类非政府组织的青睐。非政府组织一是通过互联网络获取新闻媒体的部分舆论支持;二是通过与网民互动来增强互信,获取民意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参与网络政治与参与现实政治的相互补充,力争实现与权力或与资本结盟,最终目标是进入“线下”的实质性政治议程。一旦新媒体的对外传播在民众中产生共识或较大影响,随即会在国内外民众中形成舆论,进而必然会涉及甚至冲击国内决策领域和国际舆论,或营造出制定相关政策的环境,或形成舆论危机,进而影响到文化语境的氛围。
新媒体作为时代产物,在技术、信息、资源、服务、经营、交流各环节都呈现出相互依托并进的势头。由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同时存在文化的张力与矛盾,新媒体必然会影响到国际文化关系及文化语境的氛围。当代世界丰裕的知识量和迅速便捷的信息交流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对世界形势的看法。信息传播强国与弱国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新媒体“翻墙越界”的沟通模式,强化了信息传播强国对世界进行话语塑造的能力,同时凸显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目前,新媒体在提供个体阅读、沟通、处理信息方面的总供给相对过剩,尽管内容丰富,但始终是人造的技术环境,相互连接的“二级自由传播方式”会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信息的重构、解构,造成曲解,需要依法监管和正确引领。
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取向不仅是制定对外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动力,也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坐标,价值观直接影响国家确定国际战略时对国家利益范围的确定。只有符合民族文化精神至少不悖于国家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对外政策,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
作为国家软实力,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可以发挥正能量,也可能带来反效果。一方面,文化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随教育、科技、体育交流和自由贸易往来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获取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多元信息的快速流动,正在某种程度上迅速破坏着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结构。外来文化价值体系一旦与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观念相悖或产生理念摩擦,就会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爆发。
新媒体具有通信工具和社交工具双重属性
当代国家间相互依存的模式其实就是一定意义的文化融合方式。
世界主要国家已经注意到新媒体是国际话语权博弈的大平台:依托平民化的社交网络是开展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因为新媒体更强调基于平等地位基础之上民众之间的政治对话、心灵沟通,更容易披露事实真相,进而进行各种价值观的比较。新闻的即时一不断更新真实信息一迅速形成广泛的网络互动一随机进行民意测评统计一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已经成为新媒体优于传统媒体、普遍而有效的传播途径。
对外传播的本质是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这是一种双向的、身份、权利对等的交谈与沟通,旨在发挥其改善和修复国际关系的软作用。“交流”的目的是改变对方受众的观点,关键技巧在于要了解跨文化传播中双方存在的文化差异。对外传播的核心要素是传播文化价值观。载体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极具亲和力的新媒体,“交流”作用主要体现在受众不仅仅只是倾听,而且可以参与沟通、交谈,实现价值共享和理性认同。由于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和文化作品比传统传播方式的思想灌输更容易触动公众内心,受众参与面极广不仅阅读点击率远远高于传统媒体,而且可以超越国界,传播速度远远快于传统媒体。
在国际关系中,相近或相似的文化价值观容易形成国家共识,容易取得国际经济、技术、安全合作的机会。新媒体事先预定的、先人为主的、有选择性精准投放的对外信息传播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交流”作用。新媒体具有通信工具和社交工具双重属性,可以明确地向外国公众展示出国家的公共外交目标,公开引导外国公众对其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的认同。
目前中国新媒体用户数量占世界第一,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新媒体使用大国。其中手机网络用户数量达3.88亿,已经超过3.86亿的电脑网络用户,成为全世界“第—上网终端”。中国农村的电脑网络用户发展迅速,已达1.46亿。21世纪的中国,新媒体成为最主要的思想传递工具;21世纪的世界,新媒体成为一种全球生活方式。
互联网络是一个政治性社群,网络传播的匿名性、非面对面接触特点具有明显的不安全弊端。每个人在信息制作与传播中都承担一定的法律和道义责任,相互谩骂攻击、揭露他人隐私、故意造谣都属于违法行为。
在世界各国,网络谣言均属于社会公害,政府持严厉打击的立场。韩国《通讯基本法》规定,对以危害公共利益为目的,利用电子设备散布虚假信息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交纳5000万韩元以下的罚款。印度《信息技术法》规定,对在互联网上散布虚假、欺诈信息的个人,最高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对故意破坏国家安全和对人民实现恐怖主义行为者,可判处有期徒刑直至终身监禁。在美国,普通民众不能把自己当成“专业记者”,联邦法律允许新闻从业人员即时尚未来得及核实的信息,享有法律豁免权,但民众并没有此权利。民众在网上发表无根据的不实言论就会被定性为造谣诽谤,受到严惩。联邦政府规定,对引发社会秩序混乱的网络造谣者处以最高6年徒刑。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网络文化是公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民众自主参与”和“政府引导管理”中保持平衡、平和的常态。民主与法治是制度,平和与宽容是文化态度。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9
作为地市报从业人员,笔者长期思考着报业尤其是地市报业未来的发展到底路在何方。今年普利策新闻奖的变革,再次坚定了笔者的一个想法,那就是:在数字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报业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步上数字化道路,而借助“融媒”优势,打造本土强势社交平台,这是地市报业探索数字化道路的方向之一。
“融媒”是报业应对新媒体竞争的必然选择
在国内近2000家报纸中,地市报可能是数量最多、势力最弱的一个群体。在上世纪后半叶,电视才刚刚开始成长,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报业竞争尚未白热化,各家地市报还可以借助地利优势,在各自的一方小天地中呼风唤雨,怡然自得。进入21世纪,席卷全席的信息化浪潮同样在中华大地上汹涌澎湃,借助互联网缩短时空的优势,传媒业进入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时代,地市报开展面临着生死攸关的竞争局面。
在报业内部,省级媒体借助集团优势,在各地市排兵布阵,纷纷把战火烧到了地市报家门口,迫使地市报不得不奋起抗争;在报业外部,卫星电视接连落地,央视及以湖南卫视等为代表的地方卫视,在全国风生水起,使得各地报业广告竞争压力倍增。而真正让地市报业感到生存危机的,则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类新媒体的接连兴起,年轻读者受众的不断流失让传统报业面临退出历史舞台的威胁。
在此,笔者不想就纸媒与新媒体孰优孰劣、孰长孰短等问题进行辨析。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博客、微博等正势不可挡地充当着另类的传播者――谁也不知道,第N种媒体会是什么形态,又会在何时出现。而关于互联网将对传统媒体造成如何重大冲击的言论,也已经很难再引起一般传媒人的关注。在有关新旧媒体发展前景的大讨论一次又一次尘埃落定之后,包括地市报人在内的多数传统媒体人大多已然明了:新媒体的冲击势不可挡,但传统媒体也不会走向消亡,传媒产业正不断地迈向“融媒时代”,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在内的传统媒体,正与新闻网站、手机报、博客、微博等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构建着一个又一个横跨多种业态的新型传媒集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在“竞合”中持续前行,共同成长。
事实上,在应对新媒体竞争的过程中,报业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融媒之路。从最初的报纸电子版到地方新闻网站,再到地方门户网站,以及各地的手机报,直到最新的iPad版本数字报……国内的地市报人在应对新媒体竞争的过程中,不是画地为牢,与新媒体新技术泾渭分明,走闭关锁国的道路;而是采取“洋为中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策略,积极地采用移动互联网的最新技术,且战且进,不断地在“融媒”道路上前行。
不管是自觉或是不自觉,如今,绝大多数的地市报业集团已经走上了“融媒”这条不归路。而且,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媒体竞争以及越来越“数字化生存”的年轻受众的需求时,地市报业者注定要在“融媒”之路上越走越远。目前,部分地市报业集团正在不遗余力地申请网络视频许可证等资格,各地报业一个又一个“全媒体”设想也不断出炉。
“本土性”是地市报业集团组建社交平台的最大优势
在2008年于东莞召开的中国地市报发展高峰论坛上,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在演讲中就提到:“地市级媒体最大的优势是区域优势,它不一定在全国或全省做得最好、影响力最大,而只需要在某个区域内是最强大的,是别人不可替代的。”笔者认为,借助区域优势、打造本土强势社交平台,是地市报业集团在“融媒时代”走数字化道路的较好选择之一。
从单纯的新闻传播者,变身“社交平台”,是地市报强化自身存在价值的必然选择。在数字化时代,可供受众选择的新闻源越来越多,报业如果再单纯依靠“内容为王”来求生存,必将越走路越窄。只有向“社交平台”转型,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报业才能真正求得生存和发展。
社交是社会人的天然需求之一。在21世纪,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并未因手机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产生而联系更为紧密,反而因为城市化、多元化、信息海量化等因素而导致社会交往日趋复杂和困难。人们之间,不再那样容易彼此互信,不再那么易于交流沟通。城市人之间,隔起了一道又一道的有形或无形的栅栏,想要跨过并不那么容易。但是,作为社会人,城市居民又不可能自绝于社会。即使是所谓的宅男宅女,也要跟送外卖的打打交道。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一个本土的、便捷的、可信的社交平台,便成为城市人的最爱。
向“本土强势社交平台”转型,地市报业集团有着水到渠成的天然优势。首先,作为传统主流新闻传播者,地市报纸可以说是本土新闻的最重要提供者,是许多人获取本土新闻信息的重要来源,具有吸引本土受众关注的天然磁性;其次,借助融媒之势,地市报业集团所属的地方门户网站正在成为当地市民现实与网络社交的重要平台,是许多网友看本土新闻、对当局施政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再次,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优势,让地市报业集团所提供的本土社交平台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可以成为本地市民、网友展示自我、发达意见的强大舞台,符合当代人展示自我、发出自己的声音的个性需求。
本土性,是地市报业集团打造强势社交平台的最大优势。一方面,权威性使地市报业集团的社交平台拥有其他网站无可比拟的可信度。地市报业集团大多是以地市党委机关报为核心组建的企业,地市机关报在本土的权威性无可替代。在网络信息泛滥成灾的时代,受众天然对本地党报党网有着较高的信任度,这使得地市报业主办的地方门户网站等社交平台,易于被当地市民、网友所接受。一方面,地市报业集团社交平台的地域性,使得本土受众倾向于选择它。一是作为地方门户网站等社交平台的主办方,地方报业通过报社、报纸、发行人员、户外广告等各种社交媒介,使自己可见可亲,不会像全国性网站一样虚拟化――虽有其名,但难见其实,较难接触,让人有不真实感;二是作为地方主流媒体或地方门户网站,地市报业集团易于组织发动、聚合联络当地受众或网友,而“同城交际”正是网络时代人们最为迫切的一种交际需求;三是作为本土传媒集团,地市报业集团拥有最大数量的本土娱乐休闲以及购物消费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加上拥有报纸、地方门户网站等本土影响力最强大的渠道,易于吸引本土市民、网友的关注。
本土强势社交平台是地市报业集团未来盈利增长的基石
目前,多数地方报业集团的主营收入百分之八九十还是依靠所属各家报纸的广告收入。即使有部分报业集团在不断地实行多元化经营,但也是以亏损居多。究其原因,各地市报业集团的主营收入往往过于单一,而多元化经营又与主业关联度不大,属于无根之萍,在充分的市场竞争条件下,与其他市场主体相比缺乏优势。
而借助融媒优势打造起来的本土强势社交平台,则有望成为未来地市报业集团盈利增长的重要基石。首先,纸媒数字化是可以预见的未来,纸媒需要地方门户网站这一平台来维持自身的存在,从而才能够通过或网络新闻收费或在新闻中夹带网络广告的方式来实现纸媒的“数字化生存”。其次,网络新闻台已逐步成为重要的新兴媒体,也慢慢成为广告的投放增长点。拥有地方主流报纸、网络视频等融媒优势的地方报业集团本土社交平台,本土网络视频新闻有可能是其未来最大的亮点,在吸引以本土受众为消费者的商家的广告投放上,有较大的优势。再次,社交平台聚集的流量,是地方报业集团拓展多元业务的土壤和根本。有了海量的点击,有了最广泛的受众群体,报业集团就拥有了开展多元化经营的最大资源。第一,借助地方门户网站的公信力和自办发行的配送网络,地市报业集团有着做本土网购、团购等电子商务的先天优势;第二,地方社交平台聚集的人流量有明显的地域性,消费群体相对集中,易于吸引本土消费群体,可以吸引零售商投放广告,也可以构筑本土消费平台;第三,“传媒+本土+受众”的优势,使得平台易于吸引企业合作,组织各类活动,使品牌资源产生现实收益。
“立体、本土、品牌、延伸”:地市报业集团打造本土强势社交平台的策略选择
地市报业集团如何打造强势的本土社交平台,笔者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融媒,使平台立体化。地市报业集团虽是做报纸出身,但不能囿于纸媒一隅,而应积极主动地“融媒”。打造地方门户网站,开发手机报,为纸媒开发iPad版,开办网络视频,开通官方微博等,都应该是报业集团主动与各类新媒体融合的选择。而借助这些新媒体的受众,纸媒的影响力也将得以拓展。
融媒平台的立体化,并不是各种媒体的简单叠加。而应以纸媒为核心、地方门户网站为主要载体、数字视频为主要辅助、手机报和微博等为拓展延伸,分层次、形成立体结构。
在更深层次上,地市报业集团社交平台的立体化,还应该是各种媒体优势的充分整合。譬如,平台应该整合发挥纸媒内容可信度高的优势,地方门户网站的及时性、互动性优势,网络视频的可视性优势等。
2.主动贴近,使平台本土化。本土性,是地市报业集团打造强势社交平台的优势,也是根本。因此,必须强化平台的本土性。地市报业集团应该利用集团的融媒优势,通过纸媒、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等多种传播渠道,加强与本土受众和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强化地市报业集团与本土受众和消费群体的联系紧密,使社交平台更具本土性。在具体运作中,地市报业集团社交平台的业务拓展,应该紧紧抓住“服务本土受众和消费者”这一核心,提供更具服务性的消费信息、选择更为便捷的网购服务方式、开发更有地方特色的网络游戏等,吸引更多本土受众,服务更多市民生活。
3.积极造势,使平台品牌化。为了吸引广告,传媒人最常对广告主说的一句话是:在信息爆炸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地市报业集团自身。虽然作为地方传统主流媒体,地市报业集团一般都在本土受众心中留有较为深刻的正面印象;但是,如果地市报业因此而觉得不需要再进行自身宣传的话,那就有可能慢慢地为受众所忽略,尤其是越来越年轻化的网络族群。因此,地市报业集团应该通过主办各类活动,加强自身宣传,塑造报业集团作为本土强势社交平台的形象,不断强化平台的品牌,使之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的属性篇10
一、社交媒体数据的研究潜力
相较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独特的传播特性使得利用其平台上的文本来研究舆情具备了合理性与可行性,这是成为拓展国际涉华舆情研究的重要机遇。
首先,伴随Web2.0技术的精进,近年来社交媒体用户数量持续增加,从而使社交媒体上累积了大量有待挖掘与阐释的原始数据。其次,社交媒体数据成为观察分析普通网民态度及行为的宝贵资料。社交媒体准入门槛低,其用户身份的草根特征突出,这对国际涉华舆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社交媒体上的数据或由用户独立生产,或因用户间的互动而产生。此类人类原创数据是人类日常生活的附属产品,因此非常适于观察人类行为。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生成的内容,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用户的态度、情感及行为特征,其中不乏用户对自己关心或与其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所表达的态度与意见。上述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其成为涉华国际舆情研究的新阵地。以往的涉华国际舆情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对国际传统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进行研究。虽然国际主流媒体在引导涉华舆论方面作用突出,但主流媒体上的涉华舆情并不等同于各国民众对中国实际持有的态度。二是采用民意调查方法研究涉华舆情。这一方法成本高、耗时长,特别是对国际舆情研究而言,跨国的民意调查实施难度更大。与这两种方法相比,依据社交媒体文本来研究国际涉华舆情既易于操作,又降低了研究成本,也可保证研究者对研究过程的可控性。
二、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研究面临的挑战
虽然社交媒体崭新的传播特性为国际涉华舆情研究提供了机遇,但在研究的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这主要体现在:
1. 如何理解社交媒体新的传播特性
社交媒体独特的传播特性,诸如海量信息、传播的交互性等,使得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研究者亟需回答一个问题:社交媒体上的涉华国际舆情与传统主流媒体相比有何不同?正如传播技术研究先驱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指出的,新媒介的优势即在于其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诞生①。就涉华国际舆情研究而言,应在充分理解社交媒体对网民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影响的前提下,修正或重新阐释原有传统媒体和传统互联网涉华舆情研究的概念及理论,补充新概念及理论。并且通过深入探索社交媒体上传统媒体、新媒体、民众、政府之间的权力关系变化,总结涉华国际舆情特征、生成机制与规律,最终解答社交媒体涉华舆情与传统媒体及传统互联网上的涉华舆情有何不同。
2. 如何处理海量数据
社交媒体上的数据体量巨大,并且原始数据缺乏明显的结构性特征,这极大增加了数据抓取与处理的成本和难度,对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内容与文本分析的传统涉华舆情研究而言,这亦是极大挑战。大佬们都在玩{精选官网网址: www.vip333.Co }值得信任的品牌平台!
社交媒体为涉华国际舆情研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均使得创新社交媒体舆情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显得至关重要。若能在研究中发现社交媒体涉华舆情生成机制的新特征,特别是社交媒体新的传播特性对涉华国际舆情生成与扩散的影响,是该研究领域实现突破创新的关键。在未来的研究中,该研究领域存在以下几种深化拓展研究发现的可能性路径。
三、拓展未来研究的路径
1. 社交媒体关联网络研究
与传统媒体文本相比,社交媒体文本中蕴涵着更为丰富的各类关系数据,特别是用户个体特征及其社会关系的信息,社交媒体最大的意义即在于便于观察到用户的各类社会关联网络。舆情是一种“社会合意”( social con-census),本身即是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结果,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特征的影响。“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创新性,就在于认识到舆论的形成是一个社会传播过程。社交媒体上的大数据不仅记录了网民的言语,还记录了网民之间的社会互动及社会交往。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的分析,可观察到在这一新的传播平台上形成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特征,进而探索这一新型社会关系对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的影响。
比如,研究者瓦戈(Chris Vargo)等人注意到,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上注册者身份多元,包括个人、企业和各类媒体。之前的大多数媒介效果研究都是对媒体单独实施内容分析,而微博则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民众和媒体同时进行分析。不仅如此,微博上的媒介组织间存在各种差异,比如其政治倾向、舆论影响力等各不相同。同时,微博个人用户的政治立场、媒介使用行为等也会不同。如此,微博平台就提供了同时观察个人与媒体行为的良机。正是基于社交媒体数据的上述特征,瓦戈等人认为,对社交媒体上的大数据研究有可能从以下两方面深化现有的“议程设置”研究。首先,是“议程融合”(agenda melding)研究。“议程融合”研究认为持有不同政治立场的受众能够主动选择使用不同的媒体,受众对被设置事件及其属性的价值判断也会不同。很显然,受众会将来自各类媒体的议程融合起来。其次,是“关联议程设置”研究(Network Agenda Setting)。正因为微博上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媒体与受众,因此社交媒介上的“议程设置”研究也由“一级议程设置”研究(研究事件是如何被设置的)和“二级议程设置”研究(研究事件中的属性是如何被设置的)转向“关联议程设置”研究,即探究媒介如何建构受众对事件间关联重要性的认知②。
瓦戈等人的研究对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第一,微博平台上可同时观察到个人用户与媒体的行为特征,这便于对二者之间议程的关联进行分析。第二,Twitter上并无标注个人用户的政治倾向,但是研究者利用用户发帖中涉及到奥巴马与罗姆尼的海量信息,结合词汇情感分析工具,进行情感分析,最终按支持奥巴马还是罗姆尼而将微博用户的政治倾向进行了分类。第三,Twitter上的媒介、事件与个人用户的信息量巨大,这便于进行媒介设置受众对事件关联认知效果,即“关联议程设置”的研究。瓦戈的研究路径揭示出了研究社交媒体舆情生成复杂性的可能,研究者可以根据政治倾向、舆论影响力等维度,细分社交媒体上各类舆情行为体的特征,并找寻他们之间在舆情生成传播过程中的关联,这将有助于把社交媒体舆情研究推向深入。
2. 深化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研究
重视社交媒体关联网络研究,将有助于探索社交媒体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比如,由于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都在微博上即时信息,因此微博平台有利于观察两类媒体在设置议程过程中的关系。纽曼(W. Russell Neuman)等学者依据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假设,选取美国政治讨论中的重要议题,利用社交媒体上的大数据,试图回答Twitter上究竟由“谁来设置议程”,是传统媒体,还是社交媒体?研究发现,将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在Twitter上发起的政治讨论间的关系概括为互动最为合适。这两种媒体各有自身独特的对当天发生事件的回应方式,彼此间又形成对事件动态的互动式回应。因此,研究者提出传统媒体议程与社交媒体议程之间并非一种因果关系机制。也有国内学者选取国际社交媒体,通过内容分析研究其涉华舆情现状及传播特征。研究探索了社交媒体上的媒体关系网络,即媒体间的议程设置作用,发现:社交媒体对中国报道框架与传统媒体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国际社交媒体涉华内容以转载西方国际主流媒体为主,英美发达国家基本垄断国际自媒体上的涉华信息流,并且,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成为社交媒体时代的舆论领袖③。
作为即时互动平台,在微博上可以观察到舆情生成过程中的多方行为体,包括各类媒体、组织、个人的话语行为。对研究者而言,社交媒体构筑了一个公共话语空间的关联网络。因此,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数据开展一定时间跨度的舆情生成机制研究,挖掘上述各类行为体在发起公共讨论过程中形成的关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当前的网络舆情研究,弥补静态研究片段化的不足。
3. 人机结合处理海量数据
传统涉华国际舆情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内容分析。在社交媒体舆情研究中,单纯依赖人工对网络内容实施分析存在困难,传统人工分析需与新的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分析大量信息往往需要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这对社交媒体舆情研究中的跨学科合作提出要求。比如,融合算法技术与传统人工分析,包括语言或话语分析、语料库建设等。社交媒体的某些表层特征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进行客观、系统的分析,但是,计算机技术只能进行初步的表层分析,研究者应意识到计算机无法像人类编码员那样理解人类语言的丰富、复杂和微妙,因此社交媒体内容中的社会文化内涵则要借助人工分析来实现。研究者应时刻谨慎,语言的意义是在语境中生成的,而将语言简化为某些模式,可能会产生问题。
社交媒体的新型传播特征为涉华国际舆情生成机制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观察舆情各方行为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如何结成关联网络,形成公共话语交锋。但是,学者也应对社交媒体平台的技术特性及其对研究提出的挑战保持清醒认识。有学者提出,社交媒体上的海量数据对数据的抓取、分析提出了很高要求,这使得社交媒体的大数据研究,可能会出现以数据为导向而非以理论为导向的倾向。比如,将传播学中的已有概念,比如议题或话语简化为对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标签或帖子转发的简单统计④。
不仅如此,如何在内容分析中测量社交媒体的某些技术功能及其社会文化内涵,则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比如,有研究利用记者在Twitter上自己微博中对他人帖子的转发行为测量其将读者带入新闻生产把关过程中的意愿⑤。这反映出研究者在研究中可能存在削足适履的倾向,不是从经验现实及其社会后果的实际意义出发,而是急于让经验现实适合于已有的理论阐释,反而妨碍了现有研究的理论提升。其次,在理解社交媒体传播特性的基础上理解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大数据。研究者需认识到社交媒体大数据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平台特性,因此在将线上涉华国际舆情研究的结论延伸到线下时要十分谨慎。
(本文受201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6批面上资助,编号2014M560349,同时受2013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B13023)和2014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资助,还受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资助。)
「注释
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倾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Vargo, C., Guo, L., McCombs, M. & Shaw, D.(2014). Network issue agenda on twitter during the 2012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4:296-316.
③相德宝:《国际自媒体涉华舆情现状、传播特征及引导策略》,《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1期。
文章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在内)除非注明,否则均为2024欧洲杯赛程直播_在线无插件视频观看_龙门直播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本文作者:admin本文链接:https://yayyh.com/post/17.htm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